漢主劉知遠待的處理完了鄴城政務之後,即下令還都回京,留郭威為鄴城留守,充天雄軍節度使。
郭威聽到信之後,漢主劉知遠本以為郭威會對自己謝恩,可是他哪裏知道,郭威堅持不做這個鄴城留守,漢主劉知遠知道之後,對著宰相蘇逢吉,耳語道:“郭威堅持不做這個鄴城留守,想必是還是因為慕容彥超了,既然如此,我當命郭威他徙鎮泰寧軍,蘇愛卿你可為我諭意郭威去吧。”蘇逢吉聽罷,對著漢主劉知遠回答道:“陛下!郭威的事情好辦!可是那個杜重威呢?他可如何安排呢?”
一提到杜重威,漢主劉知遠也不由得一個頭兩個大!漢主劉知遠心裏的顧忌還是蠻多的,畢竟自己曾經許諾過杜重威,隻要杜重威他答應獻城歸降於自己,那麼自己就可以免他一死,同時許諾他一場富貴!可是,該給他一個什麼樣的官職呢?將他放離自己身邊,自己實在是不放心。於是,漢主劉知遠便對著宰相蘇逢吉揮了揮手,示意蘇逢吉退下。
宰相蘇逢吉告退漢主劉知遠之後,便去轉諭郭威去了:漢主晉封郭威為臨清王,又命郭威他徙鎮泰寧軍。郭威聽罷,當即跪附在地口呼“我主,萬歲!萬歲!萬萬歲!”隨即又對著宰相蘇逢吉好一番客氣。
過了一日,漢主劉知遠又命杜重威跟隨自己隨駕還都。漢主劉知遠於是便既歸京都汴梁而去,待的到了京都汴梁之後,漢主劉知遠又加封杜重威為楚國公。
杜重威離開了自己的鄴城,來到了京都汴梁之後,就好比猛虎離開了高山,蛟龍脫離了深海,再也沒有了往日的生氣。
杜重威在京都汴梁平時出入自己的府邸,都會受到路人在道路兩旁投擲瓦礫,這還不止,老百姓們還邊投擲瓦礫還邊在口中謾罵不止,這也還就虧得杜重威他臉皮夠厚,要是換做旁人早就禁受得不起啦!但是他杜重威的威風也就盡數掃地去了。
話說漢主劉知遠的轄地之內的宋州還尚有一缺,杜重威這一日還恬不知恥的去給漢主劉知遠說道:“啟奏,我主陛下!臣聽聞宋州尚卻一員主官,臣久在京城實在是沒有地方可以報答的了陛下的。所以,陛下你看看臣我是不是可以去宋州上任啊!”漢主劉知遠聽罷,心中實在是不願再任用他杜重威了,同時還在心中暗暗想到:“杜重威啊!杜重威啊!我說你還要不要個臉啊!你說你在汴梁就夠膩歪人的了,怎麼你還嫌自己不丟人啊!還想把人丟到宋州去啊!”於是便對著杜重威說道:“啊!楚國公啊!實不相瞞,我已經任命史弘肇他去往宋州上任去啦!”杜重威聽罷,也就隻得作罷,悻悻而歸。
漢主劉知遠他本不是漢人,他的原籍本是歸屬於沙陀部落。劉知遠因為自己姓劉,所以這才改國號為漢,實則是強引西漢高祖劉邦,東漢光武帝劉秀,將劉邦和劉秀二人作為自己的遠祖。於是便尊漢高祖為太祖,光武帝為世祖,立廟祭享,曆世不祧。高祖湍尊為文祖,妣李氏為明貞皇後,曾祖昂為德祖,妣楊氏為恭惠皇後,祖僎為翼祖,妣李氏為昭穆皇後,父琠為顯祖,母安氏為章懿皇後,共立四廟,與漢高祖光武帝並列,合成六廟。命太常卿張昭,厘定六廟樂章舞名。
漢主劉知遠以鄴都戰事告平,入廟告祖,所有訂定樂舞,概令舉行,真個是和聲鳴盛,肅祀明禋。
漢主劉知遠攜帶著家眷及其文武大臣一同拜祭祖廟,本是一件天大的喜事。可是,怎料得,不料得自己的皇子開封府尹劉承訓,自祭祖之後,便染上了感冒風寒,經過太醫們的診治之後,任然不見得一絲一毫的好轉,病情還逐日加劇了起來。
漢主劉知遠因為自己的這個皇子劉承訓自幼就是一個孝友忠厚,明達政事的人。於是,漢主劉知遠便格外留心的看護自己的兒子,並遍布名醫,多方醫治。可是,怎奈區區藥物,竟然不能挽回劉承訓的造化,皇子劉承訓終究還是在天福十二年十二月中旬,悠然而逝,年止二十六歲。
漢主劉知遠在自己的皇子劉承訓去世之後,在太平宮舉哀,哭得涕泗滂沱,傷心欲絕,幾致暈死了過去。經過左右大臣們的極力勸慰之下,漢主劉知遠這才勉強收住自己的淚水,在皇子劉承訓下葬之日,漢主劉知遠親視棺殮,追封皇子劉承訓為魏王,送歸河東太原府安葬。
咱們在這裏說一下,倘若漢主劉知遠的此子若存,劉氏漢朝也不至於遽亡了啊!
在自己最最疼愛,最最看好的兒子去世之後,漢主劉知遠便是常帶悲容,少樂多優,一代梟雄,又恐將在不久的將來即將謝世而去了。漢主劉知遠在悲痛之中,蹉跎著過了天福十二年僅剩下的殘年。過了天福十二年以後,便是新年的元旦之日,到了新年裏,漢主劉知遠終因自己的身軀未適為由,不再接受群臣們的朝賀,獨自一人在大內皇宮之中調養生息。
過了元旦,轉眼間又過了四天,漢主劉知遠感覺自己的身體,舒適了不少,經過太醫的診治,發覺漢主劉知遠的病體已經有了少許的痊愈。於是,漢主劉知遠便親自出宮上朝,在大臣們的萬歲聲中,漢主劉知遠頒布命令,說道:“朕,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決定改年號由天福十三年改為幹佑元年。頒詔下達之時,便是大赦天下之日。”群臣們聽罷,對著漢主劉知遠高聲大呼道:“我主!萬歲!萬歲!萬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