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鳳翔節度使侯益派出探馬到兩軍陣前得知,大漢取勝,後蜀國敗退而去。侯益聽聞王景崇得勝,張廷珪敗還成都,侯益便自然而然的順風使帆,決計出兵抗拒後蜀啦!
後蜀大軍主帥張虔親率大軍行進到了寶雞附近,方才略悉侯益降蜀叛蜀的反覆情形,隨即便與手下諸將一起會商。這個時候後蜀國的將領們意見也出現了分歧,有主張堅決進兵的,有主張既然鳳翔節度使侯益已經背叛蜀國投進到了後漢劉知遠的帳下,就已經失去了進攻中原腹地的時機,為今之計還是回國固守,免遭塗炭。
或主進,或主退,兩種意見。一時之間,弄得張虔心裏一點兒主意都沒有了,也無可解決眼下這種困境,也就隻好按兵不動暫住寶雞。
右衛大將軍王景崇在通過探馬得知,後蜀國大隊軍兵停駐寶雞不前,於是王景崇便決定再打他一打的計劃。於是王景崇便召集鳳翔、隴州、邠州、涇州、鄜州、坊州等各州府兵前來寶雞攻擊後蜀國大軍。
正在寶雞駐防的後蜀國大軍主帥張虔忽然聽聞的後漢大將王景崇,召集鳳翔、隴州、邠州、涇州、鄜州、坊州各兵,紛紛前來齊聚在了自己周邊,頓時被嚇得魂不附體,急忙率領著軍兵連夜後遁。在右衛大將軍王景崇率領著自己的軍兵直追殺到了散關之處,發覺蜀兵已盡數奔入關中,隻剩得後隊四百餘人。右衛大將軍王景崇隻得被氣得下令將這四百餘名蜀兵一網打盡。於是這四百多隻可憐蟲便被王景崇給一鼓擄歸漢地。
由於右衛大將軍王景崇兩次出兵兩次告捷,於是身在汴梁朝庭裏的漢主劉知遠,便任命王景崇兼任鳳翔巡檢使。於是身兼鳳翔巡檢使之職的王景崇便隨即引兵到了鳳翔。鳳翔節度使侯益趕忙率領著自己的部下,開門迎入,因為侯益在與王景崇會談入朝麵聖的事情上,鳳翔節度使侯益語帶支吾。王景崇不免心中動疑,於是,王景崇便立即派部下軍兵分守鳳翔諸城門,再秘密暗中觀察著侯益的一行一動。
驀然間王景崇突然接到了朝庭聖旨,說是漢主劉知遠禦駕升遐,任命皇次子劉承佑接替自己,即皇帝位。由於
不由先帝去世,新帝登基。鳳翔巡檢使王景崇到了此時,心中不免的有些彷徨,倒有些躊躇起來。自己在離朝之時,漢主劉知遠雖說身體不好,但是也不至於短時間斃命的啊!先帝劉知遠又怎麼會無緣無故的去世了呢?
至於,先帝劉知遠為何會突然駕崩,下麵咱們就先將漢主臨崩大略,演述出來。
漢主劉知遠,自皇長子劉承訓在拜祭完祖廟之後,便染上了風疾在經過太醫們的醫治無效去世之後,他自己便也感傷成疾,屢患不豫。虧得參苓補品,逐日服餌,才支撐了一兩月。
可是,等到了,幹佑元年正月月末的時候,漢主劉知遠的病體又突然加重了起來,再怎麼服藥也是不靈了。可能是漢主劉知遠也心知自己不久便要歸天了,於是這一日,漢主劉知遠便召入宰相蘇逢吉,樞密使楊邠、郭威等人進入了自己的寢宮,對他們幾個交代起了後事。對了,召入寢宮之人裏麵,還有都指揮使史弘肇,漢主劉知遠雖命他兼鎮宋州,卻是在都遙製,所以史弘肇亦得奉召而入。
四大臣同入禦寢,見漢主病已大漸,俱作愁容,漢主對著他們四個人顧諭,說道:“人生總有一死,死亦何懼。但是皇子劉承訓已歿,次子劉承佑可依次當立,可是朕考慮到他尚幼弱,後事一切,不得不囑托給諸位愛卿啊!”史弘肇、郭威、蘇逢吉等四人齊聲,回答道:“陛下放心!臣等敢不效力!”漢主劉知遠聽罷,又對著他們四人長歎一聲,說道:“眼前國事,尚無甚危險,但須善防杜重威!”說到威字,喉中如有物梗住,不能出聲。四人走至近前一看,發覺漢主劉知遠已然斃命駕鶴西歸而去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