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馬希廣眼見的自身的處境到了此時此刻,此等處境,哪裏不得不焦灼萬分啊!
廢話不!要是換成咱們各位中的哪一個,遇到了這等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的處境不得給搞得焦頭爛額啊!
楚王馬希廣此刻遇到的這等情形,就是這般家破人亡的情形,甚至比這等情形還要嚴重萬分,畢竟首先對自己開戰,對自己背地裏動小刀子的人是自家兄長,是自己的一奶同胞的親哥哥啊!
楚王馬希廣為了自保,為了保住祖宗基業,為了江山鞏固,不得以便趕忙之間慌忙的派遣自己手下能言善辯之人作為使臣分至劉承佑為帝的漢朝,對漢帝劉承佑上書:表稱荊南、嶺南、江南三地連兵,預謀瓜分自己的湖南,乞求漢帝能夠速發精銳的虎狼之師分兵屯駐澧州,以便扼住江南、荊南要路。
楚王馬希廣派出了使臣之後便盼星星盼月亮,沒有黑天沒有白天的盼望著漢帝能夠早發精兵蕩平反叛之兵。
可是,這就又跟咱們平日裏在站牌等待著公交車一樣,你就是越發的心急,越發的急著上車走人,你就是越不能夠等到來車。
現在的楚王馬希廣就是這種心情。為什麼呢?
隻是因為啊!漢廷在接到了楚王馬希廣的表文之後,並未及時頒發覆諭。
楚王馬希廣他不知道這是怎麼一種情形啊,這可就急得咱們的楚王馬希廣整日整夜裏寢食不安。
這個時候,眼見得自己的主子爺這樣的焦急,身為首撫大臣的劉彥,這一日便來到了楚王歇息的寢宮,入見楚王馬希廣,說道:“啟奏吾主陛下,據微臣所知朗州兵不滿萬,馬不盈千,陛下您又是何足深懼呢!”楚王馬希廣聽罷劉彥的話語之後,還沒來得及說話,便又聽的劉彥接著說道:“陛下!微臣願親率軍兵一萬餘人,戰艦一百五十餘艘,便可逕直殺入朗州,縛取反賊首領馬希萼,也好為大王您解憂。”
言之不怍。
楚王馬希廣聽罷不由得龍顏大悅,隨即便親授劉彥為戰桌指揮使,兼朗州行營都統,還親自走出都門為劉彥餞行。
楚王為什麼這麼高興呢?這個其實也很好理解,為什麼?因為啊!此時此刻的楚王馬希廣也已經看出來,指望別人終歸是癡人說夢。這個別人非是旁人,正是繼承中原正碩的,劉知遠所一手建立起來的後漢王朝。既然現在已經沒有更好的方法了,那為什麼不死馬當作活馬醫,采納劉彥的計策,如果自己這一次出奇兵到朗州萬一能夠一舉搗毀了自己兄長馬希萼的巢穴呢!也說不定呢是吧!
也正是因為這個緣故,楚王馬希廣才會這麼爽快的答應了劉彥的建議。
劉彥於第二日清晨便一早就辭別了楚王馬希廣,率領著一百五十餘艘戰艦航行進入到了朗州境內。
劉彥的艦隊剛剛一進入到朗州境內,便被眼前的景象給驚得目瞪口呆!
怎麼個景象能夠將見慣了各種大場麵的大楚國的第一權臣劉彥給驚成這個樣子呢?
原來啊!是朗州境內的父老鄉親們見到了朝廷派來的的大軍之後,便自發的攜帶著各齎牛酒前來犒軍來了。
劉彥見到這裏,便不由得心生一種:總道是民心趨附,定可進取的心思。
劉彥看到了朗州境內的老百姓們民心還是向著當今朝廷的,便也想著給朗州境內的老百姓們一個交代。
他是怎麼給朗州境內的老百姓們交代的呢?那就是學一學昔日與西漢漢高祖劉邦劉老爺子爭奪天下的時候的西楚霸王項羽在秦末的巨鹿之戰中曾經使用過的破釜沉舟。
說到這個破釜沉舟咱們也就再多說幾句,秦朝末年項羽為報叔父項梁之仇,親率二萬精兵進攻章邯。渡江前命令兵士打破煮食用的釜鑊,渡江後鑿沉舟隻,隻帶三天幹糧。最後於巨鹿大敗秦軍。後以“破釜沉舟”表示下定決心,義無返顧。
秦朝末年,各地人民紛紛舉行起義,反抗秦朝的暴虐統治。農民起義軍的領袖,最著名的是陳勝、吳廣,接著有項羽和劉邦。
公元前208年,秦將章邯鎮壓陳勝、吳廣起義之後,又攻破邯鄲,反秦武裝趙王歇及張耳被迫退守在巨鹿(今河北平鄉西南),被秦將王離率20萬人圍困。章邯率軍20萬屯於巨鹿南數裏的棘原,並修築兩側有土牆的通道直達王離營,以供糧草。趙將陳餘率軍數萬屯於巨鹿北,因兵少不敢去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