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懷王派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帶領二十萬人馬去救趙國。宋義引兵至安陽(今山東曹縣東南)後,接連46天按兵不動。對此項羽十分不満,去跟宋義說:“秦軍包圍了巨鹿,形勢這樣緊急,咱們趕快渡河過去,跟趙軍裏外夾擊,一定能夠打敗秦軍。”
宋義說:“我們還是等秦軍和趙軍決戰以後再說。”他又對項羽說:“上陣跟敵人交鋒,我比不上你;要說坐在帳篷裏出個計策,你就比不上我了。”
項羽說:“現在軍營裏沒有糧食,但是上將軍卻按兵不動,這樣不顧國家,不體諒兵士,哪裏像個大將的樣子。”
第二天,項羽趁朝會的時候,拔出劍來把宋義殺了。他提了宋義的頭,對將士說:“宋義背叛大王(指楚懷王),我奉大王的命令,已經把他處死了。”
於是將士們則擁項羽為上將軍。項羽殺宋義的事,威震楚國,名聞諸侯。
隨後,他率所有軍隊悉數渡黃河前去營救趙國以解巨鹿之圍。楚軍全部渡過漳河以後,項羽讓士兵們飽飽地吃了一頓飯,每人再帶三天幹糧,然後傳下命令:“皆沉船,破釜甑”,意思是說把渡河的船(古代稱舟)鑿穿沉入河裏,把做飯用的鍋(古代稱釜)砸個粉碎,把附近的房屋放把火統統燒毀。這就叫破釜沉舟。項羽用這辦法來表示他有進無退、一定要奪取勝利的決心。
就這樣,沒有退路的楚軍戰士以一當十,殺伐聲驚天動地。經過九次的激戰,楚軍最終大破秦軍。秦軍的幾個主將,有的被殺,有的當了俘虜,有的投了降。這一仗不但解了巨鹿之圍,而且把秦軍打得再也振作不起來,過兩年,秦朝就滅亡了。
楚軍的驍勇善戰大大提高了項羽的聲威。以至戰勝後,項羽於轅門接見各路諸侯時,各諸侯皆不敢正眼眼看項羽。
後來,“皆沉船,破釜甑”演化為成語“破釜沉舟”,以比喻拚死一戰,決心很大。
以上就是秦朝末年時期西楚霸王項羽所采用的破釜沉舟,那麼劉彥又是怎麼使用的呢?
劉彥率領著大批的戰艦來到了朗州之後,在戰艦全部安全通過之後,便隨即對軍卒們下令命令軍卒們用竹木自斷自己艦隊的後路,以此來給朗州的老百姓們表示了自己抗爭到底的決心。
這也正是在學西楚霸王項羽的破釜沈舟耶!
劉彥率領著艦隊行進到了湄州之後,劉彥一眼便望見對岸朗州戰艦一百餘艘,裝載著朗州本地的州兵、及其蠻兵各自約莫有數千之多。
劉彥看到這裏心想:“敵軍這是要出船前去攻擊我國都啊!不行,我要是撞不上也就罷了,可是今日既然讓我劉彥給撞見了,那就對不起了,今日就是你們的死期,這個地方就是你們的死地!”說罷,劉彥便立即下令命令將士們立刻揚帆起航,乘風縱擊敵艦,並且還同時對著敵艦拋擲火具,焚毀敵船。
朗州戰艦和敵兵們哪裏想到這個時候,劉彥他會猶如從天而降一般突然來到了自己的身前對著自己發生攻擊,朗州這些個軍卒們頓時被嚇得驚駭不已。
出於本能,這些個軍卒們這一下子可就亂開了鍋了,東奔西走的,要跳船跳入水中的,有出於士兵職責前來擔水救火的,反正是做什麼的都有。
正在這些個軍卒們思量著自己如何逃生的時候,忽然風勢倒吹,漫天而起的大火一下子便兜頭蓋臉的吹及到了劉彥腳下的戰船,這一下可就好了,本想燒死敵軍的劉彥不成想反被自己燒下的大火給自焚了起來,就彥猝不及防,也不遑撲救,為了活命也隻得隻好先行退走。
這個時候朗州軍兵們可不幹了,就在劉彥腳下的一係列戰艦們都燃氣了大火之後,這些個朗州軍卒們便如蜂蛹般向著他們撲了過來。
朗州軍卒們撲過來是為了救火嗎?當然不是,那是為了殺死這些個前一秒還想要致自己於死地而後一秒卻燃火自焚的敵軍們。
劉彥這個時候隻顧著一心逃走,也沒來得及觀察對岸的情形,也不知自己的後路已斷,而且追兵還至,劉彥手下的士卒們直到了這個時候方知自己窮蹙無路,戰死溺死,不下數千人。
隻有那劉彥自己福大命大單舸走免,這才得以留下了這麼一條命來。後,敗報傳入長沙,楚王馬希廣憂泣終日,不知所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