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郭威奉君命出征(1 / 2)

經過了後漢朝廷裏的眾多君臣的廷議之後,確定下來的會議結果,就是由漢帝劉承佑再次派遣連年在外征戰的樞密使郭威,郭大人率領著漢軍出鎮鄴都,督率各道備遼。

漢帝劉承佑也認為當下唯有郭威可以領軍出征,震懾住北方的契丹大軍。

可是,漢帝劉承佑在決定了郭威率眾禦敵之後,那麼郭威空缺下來的樞密使之職由誰來擔任呢?

畢竟樞密使一職,就好比現在的國防部長啊!總不能讓郭威既擔任前敵總指揮又得擔任大漢朝廷的國防部長吧!

於是,漢帝劉承佑便在朝堂之上對著自己的眾多位愛卿們提出了這個問題,隻聽的漢帝劉承佑對著眾人問道:“讓郭樞密領軍出征是可以的!但是,在郭威出征之後,這個樞密使一職由何人前來擔任呢?”

這一下眾人也都回答不上來啦!

畢竟樞密使一職是個非常重要而又必須有真才實幹的人才能擔任的了的。

就在眾人茫然的時候,身居要職的史弘肇站了出來。

這個時候所有朝廷官員們都以為是他史弘肇要站出來主動接任郭威走後留下來的樞密使一職,可是他們包括漢帝劉承佑在內的所有人都猜錯啦!

人家史弘肇並不想這麼幹,人家站出來是有話要說的。

那麼人家史弘肇說了些什麼話呢?

隻聽的人家史弘肇站出來對著漢帝雙手作揖,恭恭敬敬的複提出了一議,說道:“啟奏我主陛下!現今朝廷內外的大臣們無一人可以擔得了這一重任,所以微臣的意見便是在郭威領軍出鎮鄴都之後,他仍然可以兼領著樞密使這個職務。”

史弘肇說完了之後就在漢帝劉承佑沉思的檔口,卻不料宰相蘇逢吉他卻提出了反對意見。

隻聽的人家宰相蘇逢吉據例辯駁,說道:“郭威既然領著大軍離開了京都,到的兩軍陣前,那麼他的心思就會一門撲在敵人身上,哪裏還會顧及到全國的情形呢!”

人家宰相蘇逢吉說的也不完全是錯的嗎!

可是就在宰相蘇逢吉說罷,便聽的大將史弘肇一臉不高興的,憤然著對著宰相蘇逢吉說道:“事貴從權,豈必定授故例,更何況隻有郭威在兼領了樞密之職之後,才方可便宜行事,使諸軍畏服。”史弘肇說到這裏,漢帝劉承佑也不由得點了點頭。

史弘肇看到了漢帝劉承佑都對自己的提議表示讚可了,便更加的底氣十足的對著宰相蘇逢吉說道:“軍國大事,又豈是汝等這般文臣,所知曉的呢!你們這般子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們又怎會曉得疆埸機變哩!”

宰相蘇逢吉聽罷之後,本還想跟他據理力爭的,可是當他看到了史弘肇那張吹胡子瞪眼的樣子,再加之蘇逢吉也知史弘肇身強體壯,力大無窮而且武藝又十分高明,再加之史弘肇還是一個天不怕地不怕的主,要是真把他史弘肇給惹急了,說不定他史弘肇還真敢挺著漢帝劉承佑和所有文武大臣們的麵臭打自己一頓呢!

也正是因為這些,宰相蘇逢吉畏他史弘肇的凶威,便也不敢再與他計較爭辯啦!

漢帝劉承佑這個時候也看出了自己的兩位輔政大臣,宰相蘇逢吉和大將軍史弘肇這兩個一文一武的左膀右臂給牟上了,怕他們二人再這般爭執下去,會大動幹戈,於裏於外都不好看,於是為了安全起見便趕緊下令退朝。

耳聽的漢帝劉承佑親自宣布退朝了,他們二人也就不便再這般跟小孩子一樣爭來爭去啦!也就隻得各自率領著自己身後的文臣武將們退出了大殿各自回到自己的府邸去啦!

宰相蘇逢吉和史弘肇他們二人倒是在退朝之後,走出大殿便各自回府去啦!

可是他們二人身後的人們卻三五成群的聚集在一起,討論起了方才朝堂之上的情形來了。

隻見的這些個退朝的大臣們紛紛不由自主的聚集在了一起,小聲耳語道:“自古以來,要想王朝昌盛,一直都是用內臣製約外臣,唯有這樣才方得為順。可是,反觀今天,咱們這個漢王朝怎麼反過來啦?怎麼就成了反用外臣來製約內臣啦啊!”

又有大臣接過話茬繼續說道:“是啊!要是再這麼一如既往的發展下去,依我看啊!咱們這個大漢王朝,離著禍變可就不遠了啊!”

“是啊!是啊!我也是這麼認為的。”

……

以上便是在朝堂之上,眼見得宰相蘇逢吉同大將軍史弘肇二人爭吵之後,在退朝之後所交談的對話過程。

宰相蘇逢吉能料大局,可是,卻為什麼就不能料自身安危呢?

漢帝劉承佑在退朝回到了自己的寢宮之後,經過了再三的思考之後,還是決定暫時采納大將軍史弘肇的提議。

這個倒不是漢帝劉承佑怕了大將軍史弘肇,而是因為人家史弘肇說的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