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有讓郭威繼續身兼樞密使一職,隻有這樣才能夠:事貴從權,豈必定授故例,更何況隻有郭威在兼領了樞密之職之後,才方可便宜行事,使諸軍畏服。
等漢帝劉承佑想通了這一點之後,便也不再為了這麼些個瑣事所煩心啦!
到了第二日朝廷終於有詔書頒發出來了,詔書還是同昨日廷議的結果一樣:仍然授封郭威為鄴都留守天雄軍節度使,仍身兼樞密使一職,而且詔書最後又附加了一句,凡河北兵甲錢穀,見到了郭威的文書之後,不得以任何借口來違誤郭威的命令。
就是因為漢帝劉承佑給了郭威這麼一道詔書,才使得後來漢朝的社稷涿遂墟跨掉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這個其實也很簡單,我寫到這裏,想必各位看官也看出來了吧!劉承佑這個皇帝做的不怎麼樣,說直白點那就是他劉承佑這個皇帝做的憋屈。
要是他老爹漢祖劉知遠在位的時候,你看宰相蘇逢吉和大將軍史弘肇他們二人敢在朝堂之上爭的個麵紅耳赤的嗎?打死他們也不敢。可是,他們就敢在漢帝劉承佑的身前這麼做了,而且做完了之後,漢帝劉承佑還不能說什麼!
這就是差距,這就是不一樣的地方。
說到這,那麼咱們也就順道提一提,漢帝劉承佑的皇帝做的有多憋屈,有多無奈,還有他的下場如何,我怕咱們現在不說啊!以後就沒有機會詳細的再寫一寫這個漢帝劉承佑啦!
隱帝,名劉承祐(公元931~950年),劉知遠次子。劉知遠病死後繼位。在位2年,因郭威反叛而出逃,為近侍刺殺,終年20歲,葬於穎陵(今河南省禹縣西玉橋裏)。後漢隱帝劉承祐,父劉知遠於公元948年正月病死後,宰相蘇逢吉等人秘不發喪,誘殺了杜重威。同年2月辛巳日,進封劉承祐為周王,繼而由劉承祐即位,沿用劉知遠的年號“乾祐”。
劉承祐即位後,內有顧命大臣楊芬、史弘肇和王章等專權,外有郭威擁有重兵,威望震主。有一次,楊芬、史弘肇在朝堂上議事,劉承祐說:“你們再仔細推敲推敲,別有謬誤,讓別人說閑話。”楊芬竟說:“有我們在,用不到你開口。”劉承祐忍受不了,派親信殺死了楊芬、史弘肇和王章,又派使者到魏州(今河北省大名縣西)去殺郭威。郭威起兵反叛,於公元950年11月抵達汴京城下。劉承祐到城外劉子坡觀戰,因後漢軍大敗,於第二天清晨又匆忙要逃回城去。不料開封尹劉益已經據城反叛,投順了郭威,拒絕他進城。劉承祐隻得帶了蘇逢吉、聶文進和茶酒使郭允明等人向西北奔逃。
到趙村,忽見後麵塵埃大起,劉承祐以為是追兵,便倉皇下馬,打算躲入村民屋中。郭允明見形勢危急,想以劉承祐作為進見禮投降追兵,猛然趕上幾步,狠命一刀,將劉承祐刺死。其實後麵並不是追兵,而是劉承祐的親兵趕來護駕。郭允明見自己弄巧成拙,也就橫刀自刎而死。劉承祐死後的廟號為隱帝。
言歸正傳,咱們還是說一說咱們本書的內容吧!
同樣是在第二天,就在漢帝劉承佑頒布了任命郭威詔書的當夜,是夕宰相竇貞固,便在自己的府邸準備了一席豐盛的酒宴,召集京都的所有文武大臣們前來為咱們這位鄴都留守天雄軍節度使在朝樞密使郭威郭大人餞行。
宰相竇貞固所邀請的在朝朝貴們很快在接到了他的邀請之後,便在第一時間趕到了竇貞固的宰相府,過了沒有多久,宰相蘇逢吉和大將軍史弘肇等人也前後來到了竇貞固的宰相府。
最後即將率眾出征的郭威郭樞密也來到了這裏,竇貞固便趕緊率領著大臣們出門將郭威給迎進了府門,然後又再三相讓首座,最後還是郭威將首座讓給了主人宰相竇貞固。
就在郭威和竇貞固先後落座之後,受邀集的朝貴,也紛紛列座相陪,大家各敬了郭威一樽酒之後,這才行歸座。
落座之後,史弘肇一見蘇逢吉也在自己的身側,於是便引酒滿觥,故意向郭威厲聲說道:“昨日廷議,各爭異同,為了恭喜兄長你能夠留任樞密使一職,兄弟我實在是為你高興,所以兄弟我真是應該給哥哥你幹盡此這一杯酒啊。”說畢一飲而盡。
宰相蘇逢吉聽罷,心說:“你這不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啊!昨天我是這麼說過,可是你也總不能揪住不放啊!”於是便也忍耐不住,舉觴自言自語的說道:“咱們彼此都是在為國家辦事,對於這些個雞毛蒜皮的小事又是何足介意呢!”
楊邠眼見的氣氛有些尷尬,於是便也趕緊舉觴對著大家說道:“我的意思也是如此的!”
是幾時孟光接了梁鴻案。遂與逢吉同飲告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