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漢庭的四位輔政大臣中,樞密使郭威我在老早之前在本書中咱們詳細的介紹過,還有這個大將軍史弘肇咱們也沒有說過。
可是就是這個宰相蘇逢吉咱們不曾詳細的說過,那麼下麵小子我就給大家說一說這個大漢朝的當朝宰相蘇逢吉。
蘇逢吉,漢轄地長安(也就是現今的陝西西安)人,他的父親名叫蘇悅,在蘇逢吉的母親早亡後,他父親獨自一人帶著年幼的蘇逢吉生活,再也沒有再娶妻妾,身旁也就隻有一個蘇逢吉侍奉著。
這個蘇悅愛喝酒,雖然酒量不大,但卻整天喝,而且不喜歡別人做的菜,隻有蘇逢吉給他做菜才肯動筷子。開始蘇悅在蜀地做官,後來在劉知遠的手下供職,很受器重,於是他便將自己的兒子蘇逢吉推薦給劉知遠,劉知遠見到蘇逢吉後,也很喜歡這個聰明的年輕人,就將他留在身邊做了幕僚。
不得不誇讚一下這個蘇逢吉。
這個蘇逢吉是一個很會察言觀色溜須拍馬的人,他在劉知遠的手下做事的時候,總是揣摩劉知遠的好惡,留心其喜怒哀樂。劉知遠平時很嚴肅,其他幕僚都不敢隨便接近他,致使需要處理的文書堆積了許多,而蘇逢吉則揣上一些比較急的文書,看劉知遠高興的時候就拿出來讓他批閱,所以他辦事很快,效率也高。由於會投其所好,辦事得力,蘇逢吉得到劉知遠的提拔,做上了節度使的判官。
等劉知遠當了皇帝,就將這個會辦事的蘇逢吉委以重任,讓他做了宰相,命他草創各種製度,主持政務。
蘇逢吉雖然沒有多少才幹,但他確實很賣力,也沒有拖拉懶惰,隻是辦事時很獨斷,很多大臣對他有意見。對於別人還好,但他對郭威也多次乘醉羞辱,以致得罪了郭威和史弘肇等朝廷重臣,為以後畏懼自殺埋下了隱患。
蘇逢吉靠善於鑽營升到宰相這麼高的職務,有了權力後,他的腦子裏想的不是怎麼為國效力,為民謀福利,而是相反,他想的是如何利用權力為自己撈更多的財物。
在五代時期,他在貪官的行列裏還是數得著的人物。他索賄的方法也很多,索賄的對象包括一些地位很高的人,說明他的膽子也很大。
為了貪財,蘇逢吉毫無顧忌,為賣官得錢,他違背規章製度,隨意升降官職,以致有的文盲也能當官,弄到後來,地方的小官吏都成了那些地痞無賴們的天下。
李永吉從鳳翔來到京城,蘇逢吉看到了獵物,認為他是王室之後,手裏肯定有奇珍異寶,就派人到李永吉的住處去,告訴他可以讓他當一州長官,但他必須將先王的玉帶拿來交換。
李永吉拒絕了,蘇逢吉不死心,又心生毒計,讓人到市場上買來一條不知什麼樣的玉帶,說值幾千緡,要李永吉買下來。李永吉忍氣吞聲地買下了,官卻一直沒有下落,原來被蘇逢吉騙了一次。
蘇逢吉還用同樣的伎倆騙了客省使王筠一次。王筠在後晉的末年奉命到南方出使楚國,等他回來時後漢剛剛建立。
蘇逢吉想王筠到南方走一趟,肯定撈了不少珍寶。於是蘇逢吉派人到王筠的家裏去,先許諾讓他主管一州,但他要拿點寶物進獻蘇逢吉。
王筠隻好將半袋子金銀珠寶送到蘇逢吉的府上,蘇逢吉看到南方的錢財寶物,早將許諾的事忘到更南方的爪窪國去了。
但蘇逢吉並不隻是貪財食言,對於有的求職想做官而又有錢的人,他就讓手下人去透露點消息,許諾高官美差,然後坐收錢物,賣官肥己。
蘇逢吉的所作所為嚴重敗壞了後漢的政治風氣。為了錢財,蘇逢吉還曾誣陷加害大臣,然後獨吞其財產。
原來的後晉宰相李菘被契丹俘虜,帶往北方停留於真定(今河北正定)。劉知遠將李菘的住宅賜給了蘇逢吉,蘇逢吉貪得無厭,把李菘的所有屬地和其他產業都霸占了。
後來,契丹被驅逐,李菘又回到開封。李菘對於蘇逢吉占了自己的宅第並沒有怨恨,而是承認了既成的事實,為了緩和與蘇逢吉的關係,他還將他宅契送給了蘇逢吉,結果蘇逢吉認為他譏諷自己,因而忌恨在心。李
菘的弟弟李嶼忍不下這口氣,常說蘇逢吉仗勢欺人。但李嶼也不知道避嫌,在和蘇逢吉的子弟喝酒時也借酒亂說,話傳到蘇逢吉的耳朵裏,蘇逢吉更是懷惱恨。正巧有個部曲葛延遇因為拖欠了租李嶼船的錢,李嶼便打了他,要他還錢,葛延遇有個朋友李澄在蘇逢吉的手下做事,葛延遇晚上住在李澄家,跟他說起此事,於是二人就密謀誣陷李菘私通契丹,蘇逢吉根本不問詳情,就派人將李菘抓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