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蘇逢吉口誤傷人(2 / 2)

李嶼經不起酷刑的折磨,屈打成招:\"和哥哥李菘等兄弟以及家童二十人商議,一同放火作亂。\"蘇逢吉看到供詞還不滿意,為斬草除根,他又使出更陰險的一手,在李菘的供詞上把\"二十人\"改成了\"五十人\",狠毒地將他的許多親屬也殺掉了。然後,蘇逢吉心安理得地占有了李菘的家產。大臣們都為李菘叫冤,私下裏紛紛指責蘇逢吉。

由此便可以看的出來,這個宰相蘇逢吉也不是一個什麼好人。而是一個十足的小人,一個貪得無厭的小人。

咱們介紹完了蘇逢吉這個人,也好為咱們接下來本書中蘇逢吉所要遭遇到了事情,也就不為他感動委屈啦!

說不定各位還會拍手稱快呢!

就在史弘肇和蘇逢吉還有楊汾等人端起了酒杯幹盡了杯中酒,還為了自己能不能做上樞密使一職產生了口角之後,郭威當時下也很是過意不下,於是便趕忙好生用言語解勸了一番。

就在眾人的火氣都放下去了之後,咱們這位火爆脾氣的史弘肇又厲聲說道:“安朝廷,定禍亂,必須得有我們這些個恃的了長槍大劍的武將,反觀朝廷要你們這些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毛子們又有何用處?”

史弘肇本意是要說宰相蘇逢吉的可是他自己用詞不當卻將滿朝的文臣大臣們給帶了進來。

史弘肇這句話說罷,首先便引起了王章的不滿,隻聽的王章聞言,代為不平,便也插嘴道:“沒有我們這些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毛子們,你們外出征戰之時的軍糧器械們從何而來。而且餉軍財賦,又從何而出?史公你亦未免太過於欺人了吧!”

真是舌戰,不是餞客。

史弘肇說出了這句話之後,便知自己口誤,再聽得王章的言語之後,便方才無言以對。

少頃席散,各自怏怏歸第。

一夜無話,到的第二日。

郭威又於次日清晨再次入宮麵見聖上漢帝劉承佑,對他入朝辭行,伏闕奏請道:“太後隨先帝多年,具有經驗,陛下春秋方富,有事須稟訓乃行,更宜親近忠直,屏逐奸邪,善善惡惡,最宜明審!蘇逢吉、楊邠、史弘肇,皆先帝舊臣,盡忠殉國,願陛下推心委任,遇事諮詢,當無失敗!至若疆場戎事,臣願竭愚誠,不負驅策,請陛下勿憂!”

肺腑之言!真真的肺腑之言啊!

漢帝劉承佑聽罷,也隻得對著郭威斂容稱謝。

可是,你別看漢帝劉承佑在郭威麵前表現的言聽計從的,可是等到郭威走後,卻就根本就不是這麼一回事啦!

待得郭威率領著部眾既北而去之後,漢帝劉承佑仍然置諸腦後,不複記憶。

他漢帝劉承佑整天糊裏糊塗的不幹正事,可是人家他手下的那些個三五朝貴們,卻是整日裏暗爭日烈,好似有不共戴天的大讎一般。

這一日又由王章在自己的府邸裏置酒款待眾朝貴們,在自己的府裏宴集朝貴。

待的酒至半酣,菜過五味,王章為了提一提酒場的氣氛,於是便對著眾人提議大家都來做個行酒令,眾人聽罷無不拍手稱快。

這個行酒令也就是大家拍手為節,拍節錯誤的人須罰酒一樽。

王章提出來了這個提議之後,大家都願遵行,可是就是唯獨咱們的史弘肇史大人他不幹了,隻聽的他張開大嘴喧嚷的說道:“不行!不行!我是一個粗人,我不慣行此手勢令,幸毋苦我!”

客省使閻晉卿,恰好就坐在史弘肇的肩下,在聽了史弘肇的話之後,他便對著史弘肇耳語道:“史公何妨從眾,如玩不慣此令,可

以自己一人在一旁先行練習一番,這個總比上陣殺敵來的簡單些,我想這個也難不過你的!你一學便會了。”

說著,即拍手相示,史弘肇瞧了數拍,到也有些理會,因而便也立即應聲遵令。

令既舉行,你也拍,我也拍。輪到史弘肇的時候,他剛學會還跟不上人家的節奏,偏偏生手易錯,不禁忙亂,幸由晉卿從他身旁指導,這才免了罰酒。

宰相蘇逢吉看到這裏,便對著天空冷笑道:“身旁有姓閻人,自無慮罰酒了!”道言未絕,忽聞席上豁喇一聲,兒震得杯盤亂響。隨後即聞史弘肇對著宰相蘇逢吉詬罵聲大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