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書接上文,接著將後周世宗柴榮的生平事跡接著介紹完:
公元958年,後周顯德五年,也就是在柴榮三十八歲的時候,這一年農曆6月,命竇儼參定雅樂。有司奏禦膳料,柴榮批曰:“朕之常膳今後減半,餘人依舊。”兵部尚書張昭等撰《周太祖實錄》三十卷成。農曆7月,頒行《大周刑統》。賜諸道節度使、刺史《均田圖》。農曆10月,詔淮南諸州鄉軍,並放歸農。均定河南六十州稅賦。頒行《均田圖》。詔曰:“言念地征,罕臻藝極,須並行均定,所冀永適輕重……”讓地方官吏均定田賦。並派官吏巡行諸州,丈量土地,以據田畝,定稅賦。農曆11月,詔翰林學士竇儼,集文學之士,撰集《大周通禮》、《大周正樂》。農曆12月,楚州兵馬都監武懷恩,因擅殺降卒棄市。楚州防禦使張順因貪汙榷稅錢五十萬,官絲二千兩賜死。詔重定諸道州府幕職令錄佐官料錢,其州縣官俸戶宜停。
公元959年,後周顯德六年,三十九歲。農曆1月,詔:“每年新及第進士及諸聞喜宴,宜令宣徽院指揮排比。”“禮部貢院今後及第舉人,逐科等第定人數姓名,並所試文學奏文,候敕下發榜。”農曆2月,發徐、宿、宋、單等州丁夫數萬浚汴河。發滑、亳二州丁夫浚五丈河,東流於定陶,入濟,以通青、鄆水運之路。又疏蔡河,以通陳、潁水運之路。左補闕王德成因舉官不當,左遷右讚善大夫。農曆4月,柴榮親率諸軍北伐契丹。至寧州,刺史王洪以城降。之後,領兵水陸俱下,至益津關,契丹守將終廷暉以城降。至瓦橋關,守將姚內斌以城降。鄚州刺史劉楚信以州降。農曆5月,瀛州刺史高彥暉以本城歸順。這次出師,僅四十二天,兵不血刃,連收三關三州,共十七縣。柴榮正準備乘勝奪取幽州,遇疾而返。農曆6月,柴榮因病班師回到汴京,解除張永德殿前都點檢職務,升趙匡胤為檢校太傅、殿前都儉點。立魏王符彥卿女為皇後。以皇長子宗訓為特進左衛上將軍,封梁王;以第二子宗讓為左驍衛上將軍,封燕國公。農曆6月19日柴榮駕崩,終年三十九歲,其子柴宗訓柩前即位,時年七歲。範質、王溥、魏仁浦並相,執掌朝政。農曆11月,葬柴榮於新鄭陵上村,諡曰睿武孝文皇帝,陵曰慶陵,廟號世宗。以貞惠皇後劉氏附焉。
以上便是後周世宗柴榮的人生生平事跡,之所以將這麼大的篇幅來介紹這個後周世宗柴榮,這是因為柴榮可是一個承接啟後的重要人物。
柴榮是後周最後一個皇帝,他去世之後五代也就終結,而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都是在後周世宗柴榮手底下為官,也正是因為柴榮的一些列改革之後,才奠定了北宋的繁榮。
行了,咱們言歸正轉,還是說一說咱們本書的進展吧!
話說郭威率領著大軍在接收了王殷還有李洪義之後,大軍便又繼續向著南邊開進。
這一天郭威手底下的巡營人員抓捕了一員後漢漢帝劉承佑派來的間諜,在經過了嚴加的審訊之後,這名間諜人員最終還是沒能夠挨過去,也就隻得如實說出了自己的姓名,這個間諜人員的姓名叫作鸗脫,是漢宮中的小豎,他是受了漢主劉承佑的命令,前來探聽鄴都郭威大軍的進止來的。
郭威在聽的審訊人員的彙報之後,頓時對著手下的心腹們,喜聲說道:“天助我也!真是天助我也啊!我這還正發愁沒有人給我跑一趟,到漢庭去送個信呢!正好你來了,那麼我就正好勞你還奏闕廷,給漢帝劉承佑那個老小子送個信去吧!”郭威說罷,便當時下命令隨
吏屬草,繕起一疏,置鸗脫衣領中,令他返奏。
疏中略雲:
臣威言:臣發跡寒賤,遭際聖明,既富且貴,實過平生之望,唯思報國,敢有他圖!今奉詔命,忽令郭崇威等殺臣,即時俟死,而諸軍不肯行刑,逼臣赴闕,令臣請罪廷前,且言致有此事,必是陛下左右譖臣耳!
今鸗脫至此,天假其便,得伸臣心,三五日當及闕朝。陛下若以臣有欺天之罪,臣豈敢惜死。若實有譖臣者,乞陛下縛送軍前,以快三軍之意,則臣雖死無恨矣!謹托鸗脫附奏以聞。
郭威在通過自己抓捕過來的這名間諜給身在汴梁的皇帝漢帝劉承佑上書了一封奏折之後,為了能夠一舉震住劉承佑,郭威便又立即遣還鸗脫的同時,下令大軍再次往南而行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