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崧的人物生平事跡是不是很豐富多彩啊,下麵咱們就分段詳細的給各位看官解釋解釋,詳細的介紹一下:
李崧自幼聰敏,十幾歲便善寫文章,弱冠之年被任命為鎮州參軍。
在唐朝同光元年也就是在公元九百二十三年的時候,唐莊宗任命皇子李繼岌為興聖宮使、鎮州節度使。李崧見掌管軍府文書的推官李蕘不精文牘,私下對掌事呂柔說道:“令公乃是皇子,天下瞻望,尺牘往來,章表論事,還須文理合宜。李蕘所起草的公文,未能盡善盡美。”呂柔便讓李崧代為起草,並拿給盧質、馮道看,得到他們的一致稱讚。李崧因此被擢升為興聖宮巡官,專門掌管奏記。同年十二月,唐莊宗定都洛陽,任命李崧為太常寺協律郎。
時間到了同光三年在公元九百二十五年,唐莊宗任命魏王李繼岌為西南麵行營都統,讓他率軍征討前蜀,期間李崧則任行營掌書記。李繼岌在樞密使郭崇韜的輔佐下,僅用了七十五天便平定了西川,滅掉了前蜀這個國家。
時間再轉到天成元年也就是在公元九百二十六年的時候,李繼岌聽從劉皇後之命,殺死了郭崇韜父子,他的這一舉動大大的動搖了軍心,以致軍心不穩。這個時候李崧對李繼岌道:“大王為何做這種危險事?就算容不下郭崇韜,等回洛陽再殺也不晚。如今孤軍深入五千裏,沒有詔令您便私自擅殺重臣,豈不是要誤了軍國大事?您真是糊塗了啊!”李繼岌在聽了李崧的話之後,也是深表後悔。沒辦法李崧隻得召來書吏三四人,登樓去梯,取黃紙偽造詔書,並倒蓋都統印章,以此昭告三軍,李崧此舉一出這才將軍心給逐漸安定了下來。不久,唐明宗繼位,宰相任圜授李崧為鹽鐵推官。
後來,李崧因母喪丁憂,辭職守孝。他服喪期滿後,被成德節度使範延光任命為掌書記。公元九百二十三年,天成三年,範延光升任樞密使。李崧被授為拾遺,並入直樞密院,後曆任補闕、起居郎、尚書郎、翰林學士。公元九百三十五年,唐末帝任命李崧為端明殿學士、戶部侍郎。他還與端明殿學士李專美、知製誥呂琦、薛文遇、翰林天文趙延等人輪番入直中興殿庭,以備皇帝問詢,常答對至深夜。
以上,李崧做的都是一些文職類的小官,接下來李崧可就要一步登天啦!
時間跨度到天福元年公元九百三十六年,河東節度使石敬瑭稱帝,建立後晉,是為晉高祖,並攻入洛陽。後唐滅亡後,李崧逃到伊闕,藏匿在老百姓家中。天福二年公元九百三十七年,晉高祖石敬瑭召拜李崧為兵部侍郎、判戶部。隨後不久,晉高祖石敬瑭又封李崧為丞相,擔任中書侍郎、同平章事,並與桑維翰一同兼任樞密使。
到了後晉天福四年,晉高祖廢除樞密院,並將樞密院的職權劃歸中書省,又加李崧為尚書右仆射。天福六年,李崧隨晉高祖石敬瑭巡幸鄴都,恰逢父喪,遂辭職守孝。晉高祖命奪情起複,麵對李崧的多次上表,先是優詔不許,繼而留中不發。李崧無奈,隻得複職。
未完待續,下一回啊,咱們接著給各位看官嘮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