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因事成既往,無法挽回,郭威也不得已隻得出言慰撫。
為了安撫住李太皇太後的情緒,也不讓別人認為自己帶兵進入京都是為了奪取劉氏漢朝的江山,所以郭威便複麵請太後,說此後軍國重事,須俟太後教令,然後自己再去施行。
李太後聽了之後,太後也不多言,惟命郭威為他的故主也就是李太後自己的兒子漢帝劉承佑發喪,同時讓郭威另擇一位嗣君。
郭威聽後,唯唯而出,令禮官馳詣趙村,檢驗故主屍骸,妥為棺殮,移入西宮。
到了發喪的時候,又出了狀況,郭威的部下又開始爭議起喪禮來了,或說宜如魏高貴鄉公即魏曹髦故事,以公禮葬之。
說到這裏,咱們也就多說幾句廢話,介紹一下這位魏高貴鄉公即魏曹髦的生平故事。
高貴鄉公曹髦墓,疑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洛陽市洛龍區李樓鄉白磧村,高貴鄉公曹髦,為曹魏第四位皇帝,公元260年為司馬氏所害,葬於洛陽城西北。
曹髦出生於公元二百四十一年十一月十五日去世於公元二百六十年六月二日,字彥士,魏文帝曹丕的孫子,東海定王曹霖的長子,三國時期曹魏的第四位皇帝,他於公元二百五十四年至公元二百六十年這六年的時間在位。
曹髦即位前曾被封為高貴鄉公,權臣司馬師在廢掉了齊王曹芳之後,身為宗室的曹髦被權臣司馬師立為了新君,但曹髦對司馬氏兄弟的專橫跋扈十分不滿,於公元二百六十年的時候他召見王經等人,對他們說“司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於是他便親自帶領著冗從仆射李昭、黃門從官焦伯等人,授予鎧甲兵器,率領僮仆數百餘人討伐,然而此次行動卻被司馬昭知曉,在司馬昭心腹賈充的指使下,曹髦被武士成濟所弑,年僅20歲。
曹髦擅長書寫詩文,另外他的繪畫藝術也很是不錯,是一個善於琴棋書畫的才子,有《祖二疏圖》、《盜蹠圖》、《黃河流勢》、《新豐放雞犬圖》傳於代,又有《黔婁夫妻圖》。唐張彥遠《曆代名畫記》目其為中品。
曹髦是曹魏帝王中才情不絕,深厚有德的一位,但是生不逢時,還有一顆積極奮進的心靈,最終出師未捷身先死,也是很值得讚歎的。史料記載,高貴鄉公為人極為聰穎好學,而且深明禮儀,曾經多次在太學與當時的鴻儒前輩探討儒家經典,多次下詔撫恤他在位期間曆次戰爭的死難者,可謂有位之君。
曹魏末期,司馬氏的權力日益強盛,司馬昭的篡位之心已經是路人皆知。魏高貴帝曹髦不甘心坐以待廢,決意討伐司馬昭。司馬昭聽說後,早已有所準備。曹髦年少氣盛,決定殊死一搏,當下召集殿中宿衛兵和蒼頭、官僮幾百人,亂哄哄地衝出宮去。他自己手持寶劍,站在車上指揮,直奔司馬昭宅第。行到南闕,司馬昭的心腹將領,中護軍賈充帶著二,三百兵士趕到,擋住去路。雙方接仗,曹髦怒喝著揮劍殺去。賈充手下兵士見皇帝衝來,畢竟膽怯,畏縮著不敢向前。賈充部下、太子舍人成濟見了問:“怎麼辦?”賈充厲聲說:“司馬公平日養著你們幹什麼的!還用多問嗎?”成濟一聽,就驅馬挺矛,直衝到曹髦車前。曹髦怒斥道:“我是天子,賊臣怎麼敢如此無禮!”成濟也不答話,隻是端起長矛,直刺過去。曹髦連忙舉劍招架,無奈成濟力氣大,抵擋不住,當下被刺中胸膛,跌落到車下。成濟順手補上一矛,刺穿胸背,曹髦當場死去。
事後,司馬昭因為群情激憤,便捕殺了成濟兄弟,以推卸罪責,據《魏氏春秋》記載,成濟兄弟不服罪,光著身子跑到屋頂,大罵司馬昭,被軍士從下亂箭射殺。司馬昭又以太後的名義頒布詔書,列了曹髦的許多不是,將他廢為平民。曹髦死後無諡號,史稱高貴鄉公(亦稱高貴帝)。
說來說去,郭威手底下的大臣們爭來爭去,爭的就是一個,那就是想要將漢帝劉承佑以平民百姓們的禮數來下葬漢帝。而並非按照皇帝的禮數來下葬漢帝劉承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