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趙匡胤黃袍加身(1 / 2)

就在周世宗柴榮死後的當日,眾臣請太子柴宗訓即皇帝位,稱號恭帝。柴宗訓當時才年僅七歲,還是個什麼都不懂的孩子呢!

柴宗訓繼位之後,大臣範質、魏仁浦等人效仿先前古人,伊尹、周公輔幼的故事,封趙匡胤為歸德節度使。

趙匡胤是河北涿郡人也,父親名字叫做趙弘殷,是洛陽一名的禁衛軍將校。趙匡胤的父親娶妻杜氏,所生的第一個孩子就是趙匡胤,當時趙匡胤的母親在生他的時候,是將趙匡胤生在了一所甲馬營中,生下趙匡胤的時候,就在趙匡胤降生的一瞬間,頓時赤光滿室,營中發出陣陣異香,經過了一個多月也沒有散去。

當時人人人都以為有什麼香孩兒在營中,來說趙匡胤。

趙匡胤年少從學習新文說學。後來,他長大了,變成了一個容貌雄偉,器度豁如的男子漢。

世宗柴榮時掌軍政凡六年,士卒服其恩威,趙匡胤也追隨世宗柴榮,數次征伐,樹立下了無數的大功。

世宗一日於篋中得書一本,中雲:“點檢作天子。”世宗大驚。當時張永德為點檢,柴榮立即就將張永德外遷為官,而讓趙匡胤為官。

是時,人報河東劉崇結連遼兵入寇。恭帝遂命趙匡胤領兵前往河東出征。

此時,主少國危,中外始有推戴之議。軍校苗訓在營中望見東北上,日下複有一日,黑光相蕩,駭然大驚,且指曰:“此天命也”正值黃昏左側,兵至陳橋驛,軍士相聚謀曰:“主上幼弱,我等奮力破敵,誰則知之,不如先立點檢為天子,然後北征,此為上策。”眾皆然之。

於是乎,當日厲聲一呼,皆袒臂相從,環列待旦,而匡胤醉臥,實不知也。比及天色微明,軍士皆環甲執兵,直叩寢門,匡胤覺悟,慌問其故。

諸將對著趙匡胤回答,道:“某等無主,願策太尉為天子”趙匡胤聽後當時嚇就被驚嚇的起床披衣,諸將見趙匡胤起身之後,便相互著將趙匡胤攙扶著走了出來,就在趙匡胤愣神的時候,也不知道是誰給趙匡胤披上了一件皇袍,隨後眾軍卒們便立刻跪附在地,對著趙匡胤山呼萬歲,齊拜一地,隨後,趙匡胤身邊的一員大將將趙匡胤推掖著上了馬,隨後眾將便擁護著趙匡胤還回到了汴梁。

趙匡胤此時拒之不可,乃攬轡誓諸將曰:“汝等自謂我為天子,若能從我命則可,不然我不為也”眾皆下馬跪曰:“願受命令”趙匡胤對著眾人說道:“少帝及太後,我曾北麵事之(皇帝都是坐北朝南),不得驚犯。公卿大臣,皆我比肩,不得侵淩。朝市府庫,不得擄掠。用命則重賞,不然則族誅矣”

眾將聽罷,眾皆喏連聲稱是。

於是,整軍自仁和門而入,秋毫無犯。

時周侍衛指揮使韓通,謀帥眾禦之,被軍校王彥升所殺,並戮其妻子。當趙匡胤退居公署,宰相範質、王溥詣崇元殿,集文武官僚,至日暮時班定猶未有禪詔,翰林承旨陶穀所撰禪詔,出諸袖中,遂用之。製曰:天生庶民,樹之司牧,二帝推公而禪位,三王乘時而革命,其極一也。予末小子,遭家不造,人心已去,天命有歸。谘爾歸德軍節度使、殿前都點檢趙匡胤,稟上聖之資,有神武之略,佐我高祖,格於皇天,逮事世宗,功存納簏,東征西怨,厥績懋焉天地鬼神,享於有德,謳歌訟獄,歸於至仁。應天順人,法堯禪舜,如釋重負,予其作賓。嗚呼欽哉,隻畏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