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繪從小就被父母拋棄,在一個毛毛細雨的夜裏丟到了孤兒院門口,恰逢當時孤兒院的院長李華要外出,看到了這個剛出生不久的小女孩,便把她抱回了養。
李華沒有孩子,對於這個可愛的小女孩很疼愛,盡管孤兒院還有其他的小朋友,但是李華依舊對葉繪疼愛多一些。
葉繪長到6、7歲的時候,那是該上小學的年紀,剛去學校的她不是很適應,每當看到別人都有父母來接送而自己卻沒有,小小心靈很受傷害。而且小學裏的小朋友知道葉繪是個無父無母的孤兒,都不願意和她玩,還經常嘲笑她,欺負她,葉繪很傷心,很難過。
每當這個時候,李華總是會溫柔的安慰她,告訴她這世上她不是一個人,還有她。而且那些欺負她的小朋友隻是沒正真了解她,認識她,等他們知道她是什麼樣的孩子,他們一定不會這樣欺負她了。而且教育她要勇敢一點,多笑一點,不要老是冷冷的模樣,小朋友都不喜歡和這樣的人玩耍。
葉繪很聽李華的話,因為這個世上隻有她是對自己最好的。於是她開始變得活波,開始變得開朗,確實有很多小朋友看到她改觀以後,都開始和她一起玩耍。其中她遇到了幾個對她比較好的小朋友,她們會一起做作業,一起打掃教室,放學後會一起跳繩。
然而有一天,其中有一個女孩說自己英文不好,希望考試的時候葉繪幫忙。葉繪起初有點不太同意,畢竟長這麼大自己都沒做過弊,更何況是幫人作弊。後來在這幾個人不斷哀求下,葉繪勉為其難的答應,她其實心裏害怕自己如果不答應,這群人就再也不會和自己玩。
到了考試那天,葉繪緊張得滿臉都是汗水,她還是遵照了約定,在一個紙條上麵寫了答案趁老師不注意的時候把它丟給那個女孩,所幸老師最後都沒發現。
葉繪以為這件事情到此為止了,誰料在公布成績第二天,她就被叫到了辦公室。當她還沒踏進裏麵,就聽到裏麵有個熟悉的聲音,原來是那個要求自己作弊的女孩。隻聽見她哭泣的說:“老師,我真的不沒有抄襲,是葉繪,是葉繪求我這樣做!老師,對不起,我再也不敢了。”
葉繪頓時就愣住了,明明就是她要求,現在反而惡人先告狀。葉繪想也不想就跑進了裏麵,大聲解釋:“老師,不是的,她在說謊,是她讓我給她作弊!她在撒謊,她在撒謊。。。”不斷的重複著,似乎要讓這個老師相信為止。最後學校判斷不出他們兩人誰說實話,就一並給兩人記了大過。
葉繪其實不在乎自己的懲罰,她隻是不明白為什麼那個女孩子要這樣對自己。於是有一天她跑到了那個女孩麵前質問她。誰料那個女孩不屑的說:“葉繪,你真的以為我們喜歡和你玩啊!不過是看在你聽話又好欺負的份上,才叫上你,你也不看看自己的是什麼樣的人,整天一副像是別人欠了你八百萬一樣的表情,看著都讓人不舒服。”
聽到了這話的葉繪沉默了,眼淚不爭氣流了下來,原來原來竟是這樣。從那以後,葉繪就再也沒有交過朋友,特別是女性朋友,她覺得她們很虛偽,很惡心。
越發長大的葉繪越發的孤獨,身邊沒有任何一個朋友,她害怕交,也不敢交,雖然有李華還是在她身邊不斷陪伴著她,像個母親一樣養育著她,可是這並不能緩解她內心的寂寞,她渴望身邊有個人無時無刻疼她,愛他,像一個父親般保護她。
直至到了葉繪18歲那年,她剛參加完高考,趁著有兩個多月的時間,她找到了一份學生工。找工作對她來說並不是難事,在她初中畢業的時候就曾成功的找到暑期工。
葉繪的工作是在一個酒吧當服務員。起初李華並不同意,她覺得那種地方太過複雜,太容易教壞人。隻是葉繪一再堅持,她不想再讓李華出錢供自己讀大學了,她想多賺一些起碼能夠自己大學的費用,而且也她信誓旦旦保證自己絕對不會學壞,李華了解葉繪,知道她做出決定就不會輕易改變,而且自己一直看著她長大,這個女孩乖巧得很,想來也不會出什麼大問題,於是便同意。
從未接觸過夜場的她其實很好奇,每天看著那些人紙醉金迷,撒錢就像撒大海一樣,葉繪開始有點沉迷了。畢竟隻是一個剛出社會的小女生,很容易被表麵迷惑,葉繪開始一隻腳踏進了這種生活。
夜生活總是讓人流連忘返,葉繪覺得她自己墮落了。每天和那些客人拚酒拚業績,每天拿著手上的小費,而且錢也是嘩嘩隨手而得。葉繪開始有點質疑自己要不要上大學了,就在這時她身邊出現了一個男孩,和她年紀相仿的男孩。
就像《匆匆那年》的歌詞描述著,匆匆那年他們相遇了,見過太少市麵的他們都隻看到了對方的一張臉,有點莫名其妙,但是有點異性相吸。就這樣葉繪和這個男孩走到了一起,葉繪不知道自己愛不愛這個男孩,但是她喜歡這個男孩在她身邊,喜歡有他的陪伴,這樣的自己不會再感到寂寞,孤單。
開始覺察葉繪有點不對的李華打算勸葉繪辭職,然後專心等待上大學,可是葉繪作息時間與自己完全不一致,早上她活動,她卻在睡覺,夜晚她熟睡,她就在工作。萬般無奈之下,李華隻能來到葉繪工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