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有沒有注意到一點,就是上麵這三個人都曾經醉心於煉製丹藥!”
勒度森博士此語一出,全場嘩然。博士微微一笑,等待場中安靜下來之後,屏幕上的畫麵變成了一個小藥瓶。
“也許大家都把煉金術當成一種虛無縹緲的追求和活動,或者一種原始形態的萌芽科學。的確,這種技術無論在當時還是在現在都沒有得到理論上的支持。畢竟,現在我們還沒有找到在物理上把一堆石頭變成黃金的辦法。”
台下又是一陣微微的笑聲,格萊沙卻搖搖頭,世俗的無知啊。不過,現在自己也是這無知者中的一員了吧。
“但是我想說,科學是嚴謹的。現在不是哥白尼的時代了。並不是說我們不能理解的現實便不是現實。例如,中國的中醫和氣功,在物理上仍然是無法解釋的,但是我相信它們的功效。”
教室裏頓時安靜下來,等待勒度森博士的下文。
“下麵,請大家注意一下這三個人的生活的年代。(畫麵回到了三個人像的那張)這位中國的老人,生活在13世紀末14世紀初,牛頓爵士出生在17世紀中期,而這位克勞力先生,記載從他逝世到現在隻有短短的60年。從東方到西方,曆史跨度橫跨700年,而且在不同的職業背景和文化背景之下,是什麼力量一直在支持這種煉金運動的繼承和發展?”
勒度森博士停頓了一下,臉上露出了遺憾的顏色:“當然,曆史上有名的煉金術士舉不勝舉。而這三位,分別在醫學,物理學和神學領域擁有相當影響力。就我個人而言,研究這種曆史隻是一種個人愛好而已。但是,我一直相信,在冥冥之中,一定有一條暗線在支撐著煉金術這種奇妙的學科(請允許我稱它為學科)的傳承和發展。遺憾的是,恐怕在我有生之年,是無法找到這神奇的線索了。在今天,我僅僅向你們,科學界明日的希望給與一個結果。請看我的屏幕!”
這一次,大屏幕上出現的是兩幅三維彩圖,左右分別是旋轉的DNA螺旋片段。聽眾中發出倒吸冷氣的聲音。
“下麵,我們注意這個現象。左邊的這幅圖,是1256年在倫敦一家醫院留下的血樣中留下的血液提取出來的人類基因片段。而右邊的這幅來自現代人的血液采樣。我們將他們進行比對,發現其中有一些有趣的差別。恩,對,就在這個部位。而且,通過研究發現,這種變化集中在1300-1500這短短的一百年之內,而且不限於人種。也就是說,在短短的兩百年不到的時間裏,全人類的基因都發生了一個定向的改變!這是一種什麼力量?”
大屏幕上接著出現了一幅世界地圖。
“在研究中發現,這種基因的改造行進路線(勒度森博士用激光筆在地圖上移動著指示)竟然,與煉金術的傳播方向重合!這兩條路線吻合的如此緊密,以至於我們可以認為,是煉金術士把這種瘟疫般的基因傳向全世界……”
聽到這裏,格萊沙鄙夷的向台上舉出了中指。靠,這是什麼科學啊?跟文化也不沾邊,這個博士倒是更像一個老神棍。兩件風牛馬不相及的事情,就被硬生生的扯到一起,就成就了一個皇家科學院院士。實在是很懷疑這幫外國知識分子的文化水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