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險象環生顯智謀 八,伐萊奏凱歌(2 / 2)

齊方軍民很快就將土石拉運到了城牆之下,越堆越高,堆到了城牆高。見時機已到,刻不容緩,庚命令兵士們趁熱打鐵,一鼓作氣,攻上了東門城牆。萊城守敵抵擋了一陣,見勢不妙,紛紛舉手投降了。

齊軍打開東門,殺入城內,又打開其餘各麵城門。

眼見大勢已去,萊城之主浮柔、大臣正輿子和叛臣王湫換了衣服,趁著混亂,相跟著逃到了城外。然後,為了保命,各奔東西。萊子浮柔跑到了棠邑(今山東即墨),正輿子和王湫逃到了莒國。

齊軍追到棠邑,用絕秋糧、斷城水之計,逼使城內之人自己打開了城門。於是齊軍順利打進了棠邑城,活捉了逃跑至此的浮柔。

其實,齊軍是兵分兩路,一路由晏弱和庚率兵攻打棠邑,一路由代替太子而來的國弱領兵進軍莒國。

國弱率軍到了莒國國都,兵臨城下,圍而不打。責令莒國之主交出王湫。莒主知本國國小兵弱,不敢應戰,隻得乖乖交出了齊國叛臣王湫。國弱押了王湫,得勝返回東陽城。

至此,伐萊之戰取得全勝。齊軍兵合一處,收了萊城,押解敵人凱旋而歸。

回到齊都,晏弱作為有功之臣,被齊靈公封為左正卿,還賞賜了萊地三百縣,萊仆三百五十家等等。田須無、國弱、庚也都各有封賞。

晏弱得勝回朝,除了因功受賞,家裏還麵臨著兩件喜事。

兩件喜事之一,是晏嬰已年方十八,正是弱冠之年,需要舉辦“加冠典禮”。也就是說,晏嬰已經長大成人了。“加冠”既有認可的意思,也有祝福和促進的意義。

按照習慣,晏弱在家裏設置了禮堂,購置了禮服、新帽、絲帛、鹿皮,買好了甜酒、鮮菜、水果、牛羊肉等等。

當日,晏弱下帖請來了高偃、國弱、田須無、崔杼等貴賓。還特別請來了太子光,請他為晏嬰“加冠授禮”。

“加冠典禮”在禮堂內正式開始了。隻見太子光和晏弱都穿著嶄新的黑色禮服。晏嬰也穿了一身新衣。

禮樂響起。太子光拿起一頂皮帽,左手執前,右手持後,開口高誦道:吉月令辰,乃申午服!敬爾威儀,淑慎爾德!眉壽萬年,永受胡福!

晏嬰向太子行了禮,太子給晏嬰戴上了皮帽。

晏嬰摘下皮帽,又向太子施了一禮。

太子拿起爵冠,高誦道:以歲之正,以月之令,鹹加爾服!兄弟俱在,以成厥德!黃者無疆,受天之慶!

最後,太子光又為晏嬰賜了“平”字,高誦道:禮儀既備,令月吉日,昭告爾字!爰字孔嘉,髦士攸宜!宜之於嘏,永受保之,曰平仲甫!

加冠以後,晏嬰帶著彩羽進宮拜見了靈公。

靈公封晏嬰做了王宮隨從。

晏家主仆都為晏嬰入宮而高興,隻有晏嬰似有憂心之事。

晏弱看出兒子若有所思,問明原由後,對兒子說:嬰兒為王宮、社稷憂心,這是好事。為父也為這事有過考慮。此為大事,還是找崔大人商議一下吧。於是,晏氏父子二人就去了崔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