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險象環生顯智謀 十四,忠言逆君耳(2 / 3)

晏嬰堅定地說道:這是關乎齊國和平與安全的大事,我無法看著不理。

崔杼不再勸止晏嬰,隻好說道:好吧。你可以再試一次。

翌日上朝後,晏嬰首先出列高聲問靈公道:大王,我齊國能不出兵攻打魯國嗎?

靈公看了晏嬰一眼:是的。孤意已決。晏大夫還有話要說嗎?

晏嬰回答道:為了和平大計,為了人民安寧,為臣當然有話要說。

那你說吧。靈公道。

晏嬰接著開口道:大王,和平來之不易,安寧可發展生產。現在,我齊國需要的是保持和平與發展經濟,而絕不是破壞和平與發動戰爭。再說了,戰事一起,後果難料,還恐引狼入國、引火燒身啊,請……。

好啦好啦,孤意巳決,你不要再說了。太子還是說說攻打魯國的計劃吧。靈公嫌晏嬰說得麻煩,惱怒地打斷了他的話。

晏嬰在心裏黯然歎道:我齊國不幸啊!

公元前560年二月初一,齊國發生了日食。一時間天昏地暗。吳國國王諸樊不顧季劄反對,發動了攻打楚國的戰爭。

在齊國,太子光執意要攻打魯國的頑念對高厚來說正中下懷,為了防止太子改變攻魯計劃,一麵向太子進獻美女以惑其心,一麵又勾結宦官夙沙衛,讓他向太子佯表忠心,意在接近太子,牽製太子。

這夙沙衛曾因接受過萊國賄賂而遭靈公和太子冷落,這回為了得到太子的不計前嫌的寵用,極力表示:奴才忠於太子,支持太子!攻打魯國,如果太子需要奴才,奴才赴湯蹈火,也在所不辭。

就這樣,善於花言巧語的夙沙衛終於取得了薑光的信任。

夙沙衛雖是一個宦官,卻有武藝在身。除了在高厚的授意下秘密教授薑牙兵器武術外,還在薑光和高厚的推薦下,被靈公任命為大將,幾次都隨薑光去攻打魯國。

一天,薑光率軍到前方去攻打魯國去了,而在後宮之內,高厚求見了靈公。

大王,太子光家裏美女成群,武士結隊,不僅貪淫好色,還仗著孔武有力,掌握兵權,數次出兵,大動幹戈,攻入魯國。象他這樣無德無才,將來如何能夠繼承王位、治國安邦呢?

靈公一聽這話,忽然想起戎子近日在床上哭泣著對他說的話來:大王,太子光明知我與仲子以及魯姬都是魯國人,卻執意去攻打魯國,這樣無情無義、狠心霸權的人,如果將來當了大王,那我們姐妹三人和公子們還有活頭嗎?

想到這裏,靈公問高厚道:高愛卿,難道你要我廢掉薑光、另立儲君嗎?

高厚答道:太子無德,難擔大任。不廢太子,恐我齊國有禍。

靈公一時無語了。

高厚趁火打鐵,繼續說道:我發現公子薑牙,有勇有謀也有德,可以立為太子。

靈公一聽,驚奇問道:薑牙年齡還小,沒有曆練,如何能當為太子?即使勉強當了太子,也恐眾臣不服。

高厚早已想好了對答之話,硬聲說道:公子薑牙年齡雖小,沒有曆練,可是請大王放心,有老臣我授他學文,有宮中侍衛夙沙衛教他習武,還怕他成不了文武全才嗎?

靈公聽了這話,也不再反對,隻好說道:就依愛卿之言了。

幾天後的一天,在朝堂之上,靈公宣道:太子光貪色好武,無德無才,攻魯伐莒,有勇無謀,好大喜功,恐將來難行德政,難承大任。孤思之再三,決定廢了薑光太子位,另立薑牙為太子。

台上靈公話音一落,台下頃刻嘩然。

一石激起千層浪,反對的聲音紛至遝來。

崔杼首先出列表態道:大王,太子光為儲多年,處理內務、參與外交、會盟諸侯、領兵伐戰,內外齊曆、文武都能,不僅在臣民百姓中已有影響,也在國外諸侯中樹立了形象。他的地位與影響,無人能夠代替。請大王不要聽信讒言,誤廢太子,釀成大錯。

崔杼話畢,晏嬰出列道:大王,當初太子執意要攻打魯國,是受了高大人的激挑;現在太子要被大王廢掉,不知是聽了誰的讒言?太子雖有過,但過不在他一人。再者說,正如崔大人所言,太子光內有影響,外有威信,有文有武,不可輕廢。即使有過,也不至於廢他立新,令他寒心,讓我等無所適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