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吐蕃殘部來攻,大家有何見解。”
開門見山,知道事情緊急的張雲直接問到,現在吐蕃軍距離這裏很進,而且正在收攏著其餘散落在周邊的吐蕃殘軍,如果敵人整合完畢,前來攻城,那麼憑借這裏的一千守軍,真的很難取勝。
“大帥英明,我等唯大帥馬首是瞻。”眾將齊聲道。
心裏小小鬱悶了下,看來這幫家夥是成心想讓我這個假神仙獨撐危局了。
略一沉思,張雲心道,與其坐以待斃,到不如與那吐蕃殘軍奮力一搏。
於是,參照著後世的經典戰例,張雲便開始調兵遣將了。
而看見張雲這主帥如此鎮定自若,軍心也穩了下來,其實這人都是有惰性和依賴性的,他們無時無刻不在想,即使情況再糟糕,有神仙在,那吐蕃也決計討不到好處。
卻說那吐蕃軍處,領軍的是名叫做撒它爾的千夫長,在得知了梧城裏的軍情後,他現在心理的興奮是無以複加的。
經過了一天一夜的集結,他的軍隊已經有兩千五百人的規模了,而那逃回來的小隊長梅阿裏帶回的消息裏,以經點名了,駐守在那裏的守軍實力很是一般。大多是地方守軍以及實力更為不堪的一隊士兵(新軍)。
按照傳統來講,一名吐蕃戰士最少抵的上三名唐朝士兵,現在的情況,實在是對吐蕃太有利了,隻要焚毀了大唐的糧草,那在本土的吐蕃軍就可以堅壁清野,讓深入國境的敵人不攻自滅了,而且據說這城市裏還有著敵人的精神領袖,大唐國的元帥。
無比輝煌的戰功在等著我啊,想到這裏,那長相很難讓人恭維的千夫長撒它爾的臉上已經是一片潮紅。
抽出了馬刀,撒它爾嗷嗷叫幾聲,帶著他的部隊衝向了梧城。
方圓百裏再無大唐軍隊,所以這一戰,注定是將近三比一的兵力對拚。以吐蕃軍之強,不勝都難。
一千五百騎兵,一千步兵(吐蕃軍基本上都是騎兵,這些人是由那些剛剛被救出的俘虜所組成,因為失去了戰馬,所以他們隻能拿起最簡陋的武器,充當步兵)急速開進梧城。
反觀梧城現在,卻是安靜的很,絲毫沒有大戰即將到來時候的緊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