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衛平再勸,賈充已經擺了擺手,笑道:“午兒把包子吹得天上有地上無,那便讓老夫先嚐一個,看看是不是言過其實。”
處死韓壽是賈充經過一夜深思熟慮後做出的決定,他又豈會由於衛平的幾句話而輕易更改?
賈午私會韓壽,這件事如果傳出去,就是整個賈府的醜聞。在賈充看來,目前知道這件事的除了兩個當事人之外,就隻有他自己了。所以這件事真要解決起來倒也不難。要麼讓韓壽永遠消失,死人是不會泄露秘密的。要麼把賈午嫁給韓壽,即使以後有人知道這件事,也沒多大影響,甚至還能成為一段佳話。
但是陰差陽錯,賈充卻誤把賈午嫁給了衛平。這樣一來,事情就有點複雜了。當然了,衛平和賈午的親事外人並不知道。以賈充的權勢,完全可以給衛平安排一次意外,再讓賈午改嫁。想那韓壽本是庶之子,能夠娶到他賈充的女兒,難道還敢嫌棄賈午不是完璧之身嗎?
可是昨天晚上在皇宮中的一幕,讓賈充心中的天平徹底發生的了傾斜。
看了賈充的奏章,司馬炎龍顏大悅,對賈充大加褒獎,當場禦筆一揮,賜給他百頃良田,這一切都得益於衛平所獻的那條妙計。同時,這也改變了賈充在司馬炎心目中反對伐吳一派的形象,轉而成為一心為公的典範,賈充在朝廷中的地位也由此更加鞏固。
且不說衛平能夠想出這樣的妙計就已經很不簡單,何況他還隻是個少年,仍有極大的可塑性。反觀韓壽,在他手底下幹了多年,除了寫得一手好字,頗具幾分文采之外,於機謀方麵卻毫無建樹。賈充身居高位,除了要討好皇帝,還時不時要麵臨和其他大臣之間的明爭暗鬥。所以,賈充更需要一個可以信任又能幫自己出謀劃策的人。
女婿是最親近的人之一,自然是可以信任的。但女婿能不能幫他出謀劃策,那就要考驗女婿的才能了。兩相比較,賈充中意的當然是已經有所表現的衛平了。至於賈午更喜歡誰,賈充當然會考慮,但那是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既然有了選擇的餘地,賈充當然不會再由著女兒的性子。畢竟婚姻大事,原本就該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一旦賈充確定了衛平,留給韓壽的下場便已經注定。隻要韓壽還活著,他和賈午私會的事情就有可能傳出去,從而令賈午名聲受損。這種情況是顯而易見的,姑且不論。單說賈午已經嫁給了衛平,如果這件事傳入衛平耳朵裏,衛平又會怎麼想?隻要他賈充還在,衛平自然不敢對賈午如何。可他年紀終究大了,等他撒手西去的那一天,衛平又會如何對待賈午呢?為了免去女兒日後受苦,賈充也隻有先絕了後患,何況他從來都不是個容易心軟的人。隻是賈充卻不知道,在衛平的“嚴刑拷打”下,賈午早就“坦白從寬”了。
衛平明白賈充的意思,他也知道這樣的結果對他其實是有好處的,至少他不用再擔心賈午會和韓壽“舊情複燃”。他隻是覺得如此輕易地剝奪一個人的生命,從心理上一時還接受不了。但他也清楚,這個世界就是如此殘酷。不要說那些奴隸了,就連擁有自由身份的庶民、商賈,在權貴們眼中也是螻蟻般的存在。衛瑾的死,其實就是最好的證明。要想在這個世界上更好在生存,除了有錢,還必須有地位、有權力,更要夠狠。否則,等不到五胡亂華來臨,也許他就會被那些權貴吃的連骨頭渣都不剩。
看著賈充津津有味地吃著包子,衛平深吸了一口氣,道:“嶽父大人,味道如何?”
“不錯!”賈充點了點頭,稱讚了一句,卻又說道,“可惜,食材普通了些,恐怕難登大雅之堂。”
以賈充的品性,自然無時無刻不想著取悅皇帝。吃了第一口包子,他就在考慮是不是可以將其作為敬獻給司馬炎的貢品。不過,想取悅皇帝的大臣並非隻有他一個,在吃喝方麵可謂花樣繁多,無所不用其極。就在一個多月前,司馬炎的女婿王濟請司馬炎吃飯,上了一道蒸乳豬,味美無比。原來,這道菜竟是以人乳蒸製的,所用乳獵也是以人乳喂養。雖說司馬炎知道答案後心有不快,拂袖而去,但大臣們動了不少腦筋卻是事實。而包子不過用了些青菜、豬肉和小麥磨成的麵粉,實在有些拿不出手。
其實,要做出高檔的包子也不是什麼難事,隻要把餡料換一下就行。不過,衛平做出包子的初衷隻是為了引導人們正確地食用小麥,而不是取悅某個權貴。所以,衛平也不把這個極其簡單的解決辦法說出來,隻是笑道:“嶽父大人,小婿這包子隻為聊饑之用,從來不曾想過要登什麼大雅之堂。不過,小婿想在京城中開一家酒樓,隻憑著包子和饅頭兩樣,生意就不會太差。隻是京城中寸土寸金,小婿一時覓不著合適的鋪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