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族內紛爭(1 / 2)

洛陽到河東這段路寬闊平坦,並且是衛平早就走熟了的,並不需要看地圖。而平陽郡衛平沒有來過,賈水、吳三和另外兩名士兵也沒有來過,獨孤蘭就更不用說了。現在還是初春,冰雪尚未消融,放眼望去,白皚皚一片,一行人過了平陽郡城之後便不認識路了。

衛平看了眼前方不遠處破敗的茅草亭,揚鞭一指,道:“走吧,先去那裏歇歇腳。”

茅草亭上堆滿積雪,在風中搖擺不定,似乎隨時都會坍塌。賈水有些擔憂,拱手道:“老爺,還是再往前麵走走,找個村子問問路吧。”

衛平卻搖了搖頭,道:“不必了,先看看地圖。”

他之所以選擇進亭子再看地圖,是因為地圖很大,攤在地上容易被積雪打濕。但賈水的擔憂也不無道理,那個茅草亭子年久失修,天知道它能堅持到什麼時候。不過,當衛平取出裴慧交給他的那個包袱時卻笑了起來。

衛峴送給衛平的《禹貢地域圖》是幾幅大圖,需要攤在幾案上才能看清楚。而裴慧臨摹的卻是小圖,而且用針線細細地裝訂起來,就跟後世的地圖冊差不多,攜帶、翻閱都方便了許多。衛平不禁暗自感慨,家裏有個能幹的妻子,還真是一件幸事啊!

當然,有了這種便攜式的地圖冊,並不代表前麵就是一片坦途。事實上,這個年代的地圖相當簡陋,即使裴秀被後人奉為“中國科學製圖學之父”,在這套《禹貢地域圖》中更提出了著名的“製圖六體”理論,強調地圖要考慮比例尺、方位、距離、地勢起伏、傾斜角度以及河流道路等的曲直,但是因為當時的測繪能力有限,《禹貢地域圖》仍然做不到精細。現在白雪皚皚,道路和田野早就連成一線,衛平也隻能勉強辨別個方向罷了。

一行人打馬奔馳在雪原上,很快便再次迷失了方向。這一回,他們就連個像樣的參照物都找不到了,裴慧精心繪製的“地圖冊”也就失去了用武之地。

忽然,前方傳來陣陣呼喝聲。緊接著,便見馬蹄飛踏,白雪紛揚,一大隊人馬朝著這邊席卷而來。那些人來得飛快,剛剛看著還隻是些黑點,轉眼就連成了一條黑線,再眨眨眼,已經出現在他們麵前。

衛平看那些人的裝束,便知道是些胡人,不由暗自戒備。

隻見那隊人馬中衝出一個人,大聲喝道:“什麼人,敢擅闖獵場!”

吳三見他來勢洶洶,慌忙一勒戰馬,擋在衛平麵前,高聲喝道:“大膽!汝等是何人,竟敢衝撞奮武將軍!”

那人吃了一驚,慌忙下馬,拱手道:“匈奴南部小民喬晞,拜見將軍!”

自大晉立國以來,以禿發樹機能為首的西北諸胡屢次叛亂,但是內遷至並州的匈奴五部卻一向遵從朝廷號令。所以這些人雖然氣勢洶洶,但聽說衛平是朝廷將軍之後,便紛紛下馬參見。事實上,匈奴五部的部帥都是朝廷任命的官職,相當於第五品。而能夠得到將軍稱號的,至少也是第五品。喬晞等人又怎敢不敬?至少表麵上也要恭恭敬敬。

衛平見這些人的態度變得恭敬起來,這才稍稍放了些心。再看這些人,個個挾弓帶矢,腰挎利刃,卻不見一個獵物。再看那領頭的喬晞,也不過是個十六七歲的少年,卻目光凶悍,不似良善之輩。

身在異鄉,衛平不得不小心應付,沉聲問道:“爾等果是在此田獵?”

還沒等喬晞回答,遠方又有數騎馬飛馳而至,馬上的騎士大喊道:“抓住了!抓住了!”

喬晞立即翻身上馬,朝衛平拱了拱手道:“將軍請自便!”說罷,率眾揚鞭而去。

賈水怒道:“此人太過無禮!”

衛平擺了擺手,道:“走吧,上前看看。”

吳三提醒道:“將軍,小心。”

衛平笑道:“無妨,咱們隻以問路之名。”

北風呼嘯,遮住了“的的”馬蹄聲,衛平一行不緊不慢地綽在喬晞等人後麵。不過,隨著雙方距離越來越近,還是引起了喬晞的察覺。喬晞猛地勒住馬,冷冷地看了衛平一眼,沉聲道:“將軍意欲何為?”

衛平摸了摸下巴,想學那些老將軍捋須的樣子,可惜那裏光溜溜的,他隻好幹咳了兩聲,說道:“本將軍想打聽個路,不知去隰城怎麼走?”

喬晞上下打量了衛平兩眼,忽然問道:“將軍去隰城有何貴幹?”

吳三喝斥道:“大膽!我家將軍去做什麼,豈是爾等可以過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