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義結金蘭(1 / 2)

帳門挑處,一條魁偉大漢已經快步走了進來,脫口便道:“元海,某在敕勒川……”

劉淵不等他說完,便擺手道:“呼延翼,快來拜見奮武將軍!”

那名叫做呼延翼的大漢這才看到帳內的衛平,慌忙拱手道:“小民見過將軍!”

衛平笑道:“呼延兄不必多禮,在這營帳之中隻論兄弟,不論官職。”

劉淵撫掌道:“賢弟說得好!正合吾意,來,當浮一大白!”

呼延翼也端了酒盞,大聲道:“就衝將軍這句話,我呼延翼便要跟將軍喝上一杯!”

本來百般推拒、不想喝酒的衛平免不了又是一場大醉。不過有了昨夜的經曆,劉淵倒是沒有給他安排侍女,但賈水、吳三等人卻又一次陷入了溫柔鄉中。當然,這一夜獨孤蘭對衛平的表現頗是滿意,也就殷勤服侍。當衛平半夜醒來時,一碗清水已經端到了他麵前。衛平喝了一口水,抬頭卻看到獨孤蘭眼角似有淚痕,不由關切道:“怎麼了?”

獨孤蘭小聲道:“我想家了。”

衛平笑道:“這麼快就想你娘和小蠻了?明天劉淵肯定要送我禮物,到時候挑匹好馬駒給小蠻。你要是實在想他們,回頭你就直接送到洛陽去,不用你跟著了。”

“不是。”獨孤蘭卻輕輕咬了咬嘴唇,忽然低下頭,說道,“我想家鄉了。”

衛平皺眉道:“涼州?那我們離開這裏就去涼州,正好我也想去看看馬鹹。”

反正已經先折而向北掩人耳目了,衛平也不在乎再多走幾步冤枉路。他早就派人送了信給祖始,讓他留意朝廷使節的動向,以石崇那慢牛般的速度,根本不愁追不上。

獨孤蘭卻搖頭道:“不是涼州,是敕勒川,我小時候就生活在那片草原上。”

“敕勒川?”衛平忽然想起了呼延翼進帳時說的那番話,當時獨孤蘭也在帳中,或許正是聽了呼延翼的話才勾起她的思鄉之情。再想起劉淵後來打斷了呼延翼的話,衛平沉吟起來,難道劉淵的圖謀就在敕勒川?他越想越有可能,忍不住問道:“敕勒川在哪裏?”

獨孤蘭手腳麻利地從包裹裏找出《禹貢地域圖》,翻了幾頁,說道:“你看,就在這裏。”

在洛陽這兩年,獨孤蘭除了練箭,也學會了不少字,甚至還懂得了看地圖,倒讓衛平對她刮目相看,不由讚許地對她點了點頭,這才看向那頁圖冊。原來,獨孤蘭所說的敕勒川就是位於呂梁山以西、陰山以南的一大片區域。這裏名義上也屬於朝廷管轄,實際上朝廷對那裏的控製十分有限,除了南部還有少數漢人定居以外,大部分地區都是諸胡部落的天下。但是,看到地圖上那道“幾”字形的黃河河道,衛平忽然想起了一件事。獨孤蘭口中的敕勒川,不就是他在曆史、地理、語文等課程上多次學到過的那個河套地區嗎?

河套這個名字,一直到元代開始才逐漸在史書中出現,之前叫什麼衛平沒有研究過,至少在這個年代那裏並不叫做河套,就算敕勒川這個名字,也隻是在遊牧民族中間流傳,朝廷對那裏有個正式的名字叫做“羌胡”。也就是說,那裏是羌人和其他胡人的地盤。

得益於中學時期應試教育的死硬背,一些信息緩緩浮現在衛平腦海裏。從經濟上來說,河套地區土地肥沃、水草豐美,宜牧宜耕,所以有“黃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說法。而從戰略上來說,河套南望關中,控天下之頭項,得河套者行天下,失河套者失天下,因此後世常說“河套安,天下安,河套亂,天下亂”。

如此重要的戰略要衝之地,居然不能置於朝廷的有效控製之下,實在叫衛平難以想像。當然,造成這種局麵的原因很多,可能是由於漢末的三國紛亂,讓魏晉兩朝都無暇他顧,但衛平既然發現了這一點,自然要盡力提醒一下司馬炎,免得被劉淵搶了先,正好可以作為他這次遊曆天下的第一個成果。

想到這裏,衛平笑道:“不過隔了一座山嘛,等此間事了,我陪你回去看看。”

從《禹貢地域圖》上可以清楚地看出,呂梁山的這邊是朝廷安置匈奴五部的地方,呂梁山的那邊則是敕勒川。如果劉淵打的真是敕勒川的主意,單從地理位置上來看,倒是對他極為有利,也極為便捷。但這些都是從地圖上得出的推論,究竟如何還需要實在察勘後才能確定,所以衛平便動了去看看的心思。

獨孤蘭卻慌忙說道:“別去。我聽骨兒朵說,那邊現在亂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