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燃爆火藥桶(1 / 2)

聶勝拱手應諾,轉身欲走。

卻聽衛平又道:“聶老,等等,我給你看樣東西!”

說完,他便取出一個布包。布包打開,裏麵赫然是兩顆人頭,更準確的說,應該是一顆半人頭,因為其中一顆人頭半邊變得稀爛。人頭已經洗去血汙,用石灰醃了,看上去栩栩如生。

聶勝目力甚佳,早看到那顆完整的人頭眉骨上猙獰的刀疤,不由激動起來,聲音顫抖道:“公子,你、你成功了!”

衛平也看著那一顆半人頭,長舒了一口氣,點頭道:“是啊,僥幸。”

聶勝長歎一聲,道:“好!老爺九泉之下,可以瞑目了。”

衛平神情一黯,說道:“雖如此,仍不足慰父母在天之靈,衛某還要拿回屬於我們衛家的東西!”

聶勝也知道石崇是楊駿的心腹,而今又是楊駿當權,正想勸衛平適可而止,不必把那些珊瑚再放在心上,但是轉念又想到衛平已經今非昔比,很能沉得住氣,這麼大的事情居然忍到現在才說,確實不需要他過分操心了。

想到這裏,聶勝也就越發欣慰,使勁拍了拍胸膛,道:“公子放心,老夫就是綁,也要讓樂廣來見公子!”

聽說衛平要見他,樂廣哪用聶勝使出手段,當即滿口應允,隻是將見麵地點設在東門城樓上。

連日來,洛陽城內,外軍、禁軍調動頻繁,氣氛異常緊張,給人的感覺就是黑雲壓城城欲摧,人人自危。樂廣職位雖然不算太高,但位置卻十分重要,因為他掌管著京城的城防和治安,因而這種感覺就格外強烈。在這種情況下,他的第一反應就是保護好自己,在自己的地盤上跟衛平會麵,那也是理所當然。

衛平能夠理解樂廣的想法,所以也不生氣,不顧聶勝、文俶等人的勸阻,獨自來到東城外,按照事先的約定,舉起火把晃了三下。

很快,城頭便亮起三盞燈籠,以示回應。緊接著,一個竹筐從城頭慢慢放下,落在衛平跟前。

洛陽是京師所在,城牆高逾兩丈,難以攀爬。當四門緊閉之後,這樣的竹筐就成為進城出城的主要工具。乘坐竹筐當然有危險,無論是意外還是有人使壞,都可能導致係在竹筐上的繩索斷裂。從這私高摔下,不死也要脫成皮。

衛平卻沒有絲毫猶豫,竹筐落地,還沒有停穩,便騰身跳了進去,隨手拉了拉繩索。

樂廣在城頭上看得清清楚楚,不由暗暗點頭,被衛平的勇氣和坦然所折服。

竹筐緩緩上升,漸與城平。衛平不用人攙扶,一手撐著箭垛,輕輕躍上城頭。

樂廣趕緊相迎,拱手道:“當此多事之秋,樂某職責所在,不敢擅離,委屈侯爺大駕,還望見諒。”

衛平還禮道:“無妨。衛某今日前來,乃是有事相求,自當主動登城。”

樂廣身為河南尹,對朝中動態了如指掌,當然也知道衛平前些日子代皇上巡遊天下的事,連忙說道:“樂某雖然奉詔封城,但侯爺有皇命在身,既已歸來,待到天亮之時,樂某自當為侯爺大開方便之門。”

衛平擺手道:“天亮太遲了,衛某今夜便要進城!”

“這……”樂廣略一遲疑,忽然笑道,“侯爺這不是已經進城了嗎?樂某立刻叫人備車,親自護送侯爺回府。”

衛平搖頭道:“想要進城的非隻衛某一人,還有衛某的三千兄弟!”

樂廣大驚道:“沒有皇命,擅自調動兵馬,此乃大罪,還請侯爺三思!”

衛平一把抓住樂廣的手腕,指了指城外,問道:“那邊燈火璀璨,不亂是何所在?”

樂廣感覺手腕好像被鐵鉗夾住,一時竟掙脫不開,而左右又相距甚遠,隻得皺著眉頭朝城下看去,但見城門外不遠處果然燈火通明。

按照律例,京師重地,護城河外十裏之內本來不該有百姓居住,這些燈火便顯得異常突兀。

樂廣卻笑了,說道:“那些都是因為封城而堵在城外的商戶臨時屯營,並沒有什麼不妥。”

“沒有不妥?”衛平冷笑道,“京城中士民百姓,百萬之數,每日錢糧消耗,不知凡幾,而京城又無所出,吃的、用的、穿的,哪樣不是靠這些商賈從四麵八方販運而至?樂大人把城一封,城中必然生亂,這罪隻怕不比衛某更輕吧?”

樂廣變了臉色,支吾道:“城中餘糧支撐一兩個月應該不成問題,尚不至亂,侯爺言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