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這一說,我還真覺得這家夥最近飯量變大不少,快趕上以前兩倍有餘,真是屬飯桶的”,被山老把睡意攪沒,嘯天隻能穿起衣服,把獸皮裏三層外三層裝備起來。“走,咱爺倆到部落裏去巡視一下,看哪家煤炭和獸皮不夠,還有那批奴隸也要關心下,我看他們最近幹活勁頭很足,該表揚就要表揚下”。
“在有山落戶的人,誰也虧待不著,山盤都打理得很細”,老頭邊說邊從嘯天手裏撈出一件皮衣,“也給我件穿,剛才出來太急,穿少了”。
“您老這就不懂了,我們下雪天出去,除了慰問,還是要去暖人心。部落富裕後,我們可不能和下麵人離得太遠,尤其對那些剛歸附族民,沒事要多關心一下”。人脈需要一點點聚集,嘯天知道當初共產黨之所以能奪得天下,依靠得也正是把身邊一點一滴的小事做好。幫人家打個水,掃個院子沒什麼,可換來的卻是人心。
聽嘯天把道理擺明白,山老也琢磨出味兒來,“我去把羽林衛那幫兔崽子叫起來,讓他們跟著去把積雪清理下,運點煤炭,修個房子他們還在行,讓大家看看什麼叫部落子弟”。一老一少頂著風雪先後出門,身後留下的一串串腳印,很快被隨後風雪掩蓋得幹淨。瞧倆人走遠,碳頭鬼頭鬼腦爬起身來,叼起一塊肉跑出去一扭一扭也隱於風雪之中。
歸附有山後,沒被當作奴隸,能有個安身立命之所,已經是所有人最大的期望,更何況在這裏隻要肯勞動,保證衣食無憂還是不難。因時間緊迫,有山隻有公民資格族人才能進住磚製房屋,其他木頭房子在數十年不遇風雪中,都經曆了一次嚴峻考驗。
看到族長和山老冒雪而來,歸附族民很吃驚。在這個年代雖然沒有明顯等級觀念,但身份之差還是不小。這些人原本部落中,族長和長老都是最高存在,他們早就習慣在被忽視中卑微地活著。誰會想到剛到一個新部落,這裏族長和長老居然會牽掛自己,探望自己。
碩方部落中一個年近六十的老者,看到族長親自拿來毛皮,為自己瑟瑟發抖的小孫子裹在身上,老人哭了。來有山後,他一家老小得到的獸皮,比在碩方十年用的都多,這種好日子他以前想都不敢想。
“老人家哭啥子啊,日子才剛開始,以後你一家老小在有山安心住著。隻要不是懶漢,在我有山都能混出名堂。看你兒子挺壯實,不會是空心的吧,能幹活不?” 嘯天話不多,但句句實在,暖心窩子。
“能,咋不能幹活呢,俺別的沒有,就是力氣足,要能吃飽幹什麼活都沒事”,看族長沒架子,老人兒子也直起腰大膽開口保證。
“當族長麵說話不能沒規矩,把頭低下”,看兒子不懂禮數,老頭在邊上煽了小子一耳光。
“老兄弟,有山沒那麼多規矩,我們這裏隻要你不觸犯有山法典,做什麼都沒人管你”,看老人下手太重,山老趕忙上前勸阻。結果老人兒子來了句經典的,“沒事,被俺爹打習慣了,覺不出疼”。
嘯天和山老挨家挨戶前去敲門慰問,對有困難族民盡力給予幫助,羽林衛隊員對出現險情的房屋也緊著進行搶修。外麵風雪依然和大,但每一個族眾心中卻好象燃起了一團火。在族長眼神中,他們讀出尊重與關切,體會到了被人認可地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