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足協的選擇(二)(1 / 2)

點了點頭,李寧商沒有再說什麼,具體的時間地點,秘書會幫他們二人搞定。對於榮誌堅的突然出現,他絕對是持歡迎態度的。由於處在天子腳下,北京中信俱樂部向來都會受到方方麵麵的照顧,而且俱樂部的後台老板又是在商界、政界都異常有實力的榮家。所以他們向來都是脫出整個足球界之外的。可以說,中信俱樂部是受到足壇那些亂七八糟事情幹擾最少的俱樂部。拍拍榮誌堅的肩膀,李寧商示意對方先各自就位,一切事情,明天私下再詳談。

足協的排位想也是動了一些心思,十人的大桌,僅僅就座了八人,四名足協的官員,加上目前中國足壇最有影響力的四個俱樂部的幕後老總。閻龍特意用榮誌堅與山東泰水俱樂部的老總將李寧商與徐有亮遠遠的分隔開來,仿佛是在阻止二人在飯桌上有所交流,亦仿佛是想在形式上造成兩人對立的局麵。

再次親切的與身邊山東泰水的老總黃淮仁握了握手,李寧商對於這樣的安排倒也是比較的滿意。若說在去倫敦之前,李寧商在足球圈內還有個什麼朋友的話,黃淮仁必是屬於朋友範疇內的第一人。雖然這個朋友關係來得也是那麼的意外。

當年李寧商在足壇內是出了名了倔強,什麼都敢說,什麼都敢做。在一年聯賽的最後一輪,他麵對著當時如日中天的大連陶瓷隊,硬是沒有給對方任何麵子,在主場幹淨利落的以二比零擊敗了對方,幫助當時身處聯賽第二名的山東泰水隊取得了自建隊以來的第一個聯賽冠軍。事後,黃淮仁親自帶著禮物,衝到了南京,向李寧商表達了誠摯的感謝。特別是當李寧商拒絕了其兩百萬的慰問金之後,黃淮仁當時便表態,若今後世唐俱樂部有什麼困難的話,隻要發句話,他們泰水俱樂部絕對沒有二話。不過也正是由於這件事,世唐俱樂部在一年後成為了他人的眼中釘,最終導致被暗算,跌出了中超的賽場。

“恭喜了,加上今年的這個冠軍,你們應該是兩連冠了吧,坐穩聯賽冠軍的頭銜,感覺一定很不錯吧。”李寧商看了看徐有亮的方向,笑著向黃淮仁說道。

“冠軍的感覺確實不錯,不過你若看看我們的財物報表,就會知道,我連哭都來不急了。且不說你那俱樂部出了名的能賺錢,就是對過那大連俱樂部,今年都贏利了1000萬左右。你知道我們俱樂部最終虧了多少,6000萬啊。肉疼啊。”

雖然扮出了一幅苦瓜臉,但李世澤依然從對方的眼中,看到了一絲甜蜜,他調侃道:“少來吧你,你那花的都是國家的錢,6000萬對於你們來說,也就是一年投在公益廣告上的一個零頭。最關鍵的還是換回了冠軍的頭銜,你那上級領導一定沒少表揚你吧,仕途一片光明啊。”

“嗬嗬!”黃淮仁輕聲的笑了兩聲,說:“不過也有人對俱樂部的賬目提出了異議了。明年可能要抓一抓俱樂部的經濟效益了,成績可能就不會有這麼好了。”

李寧商皺了皺眉頭,略帶一些吃驚的向黃淮仁問道:“難道你沒有收到消息嗎?”

“哪方麵的?”黃淮仁立刻反問道,對於李寧商的吃驚,他有些緊張,有些好奇,同時亦有些不自在。因為身處到他這個位置的人物,向來都是一些雷達類型的人物,若上麵有什麼風聲傳出,而他卻沒有得到消息,那絕對是一件非常丟人的事情。

“關於國資與足球俱樂部的事情,現在上麵討論的十分激烈啊。”

微微籲了一口氣,笑容瞬間又回到了黃淮仁的臉上,他笑著說道:“這個事我到是聽說了,據傳是對麵那位提出的方案。不過哪那麼容易啊,現在中國的俱樂部一半多都是國資背景的集團在背後支撐著,想一下都推倒,哪能找到那麼多的民營企業去接手。而且這裏麵的官官道道,大家心裏都清楚,沒那麼容易的。”

看到黃淮仁麵上的笑容透露出一絲絲的得意,李寧商將微微側過的身子重新坐正,他在心中將對方的話略略過了一遍,看來局勢並不像他回國時想像中的那麼明朗,徐有亮的對手,亦不僅僅隻有足協與自己兩個。遊戲變的越來越有趣了。看到閻龍端起了酒杯,大聲致辭道:“為了中國足球,為了眾位足球人的身體健康,大家幹杯。”時,李寧商亦隨眾人站了起來,高聲符合道:“幹杯!”

飯局之間,難免有相互敬酒的事情發生,往往最為尊貴的客人,會得到最多的關注。作為焦點類型的人物,李寧商難免受到了最多的禮遇,無論認識不認識,無論之前有沒有打過交到,各個俱樂部的老板或老總,都要湊到他的麵前,與其握個手,問個好。眾人亦都很識趣,沒有一個老賣賣衝上前去要求與他幹杯,一飲而淨,都隻是淺淺的濁上一口了事。

飯後,足協名義上是安排李寧商為所有的俱樂部老總談一談當今歐洲的現狀,並介紹一些歐洲足球的先進經驗。但現在的這些俱樂部,早就已經不是十多年前閉塞的俱樂部,通過不斷向國外俱樂部輸出球員,委托培養。可以說,每一家俱樂部在歐洲終歸都有一些合作的球會,大一些的俱樂部甚至都已經聘請了外籍專家,長期為俱樂部建設提供建議。李寧商的演講也隻能作為一種形式出現。短短十幾分鍾,淺淺的說上兩句。李寧商便在眾人的提問下,談起了對於目前國內經濟發展的看法。要知道,李寧商名下的富爾集團在全球都已經排入了前十大的基金公司,其更是中國政府少有的幾個持牌準入國內市場的大型基金公司。台下的這幫老總各個在中國股市內投入了大筆的資金,聽聽金融專家對後勢的研判,絕對有助於他們後期對於市場操控的能力與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