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魯仲連、甘衝等人說話的時候,田單便開始留意著眾人的表情,老實說,現在大眾都已經從心裏上接受了他的說法——武神舍己為國化解天災而白日飛升了。
百姓對著父親,從來就有著一種近乎盲目的推崇,而這也正是田單能使這個說法富有生命力的關鍵所在。
然而,田單還不滿意,他知道,即使人們表麵上流露出來的是一種津津樂道、為之一振的驚異神情,表現出對父親大人高風亮節的頂禮膜拜、高山仰止。
但是田單知道,在他們的內心裏,對這個說法仍舊是將信將疑。
所以田單不滿意,很不滿意。
就在田單目光留意到魚池旁的計時用的漏壺的那一刻,田單心中一動,忽然捕捉到了一些東西。
漏壺本來是計時的,可是如果需要,田單隻要在漏壺的盛水上做些手腳,那麼時間就錯亂了。然而不知情的人,卻仍舊會以為錯亂的時間是對的,是可以參考的,是真實的,是事實!
福至則心靈,此刻他終於明白,他締造的神話正是缺少了這樣的東西,才使得他感覺神話留有缺憾。而一旦這樣東西具備了,那麼他敢肯定,不但是大眾對此深信不疑,而且連魏無忌、司馬劍震等人也要開始相信,甚至連齊王都要懷疑田單在武神一事上欺瞞了他。
這種東西,正是和魯仲連、甘衝的口說無憑相對的,這種東西,就是事實,一個鐵錚錚、為所有人親眼目睹而且是無法理解的事實。
其實不可思議的事實,本就是神話!因為經人們肆意的渲染,所以事實變成了神話!
然而事情總是知易行難,知道需要這樣一個事實,卻不一定能真正辦到,其中還要看手段的高明與否。看來也隻有回去之後再和魯仲連從長計議了,否則一個搞不好,此事反會弄巧成拙。
自古靈異的事,之所以廣為流傳並且延續下來,除了人們打心底願意去相信之外,那還因為,總有一些人們不可理解的親眼所見的怪異事情隨之發生。
這就像當年吳鉤的傳說一樣。
據傳吳王闔閭得到了寶劍莫邪之後,曾下令重賞有能鍛煉金鉤之人。有一匠人貪賞,於是殺了自己兩個兒子,以他們的精血為引而鑄成兩把吳鉤。到他獻給吳王闔閭時,大王問他此鉤有何特別之處,匠人於是將二鉤藏於千百金鉤之中,對大王說:“這兩把鉤乃是我殺了自己兩個兒子,以其血釁金而成金鉤,隻要我喚出兩兒子的姓名,我的金鉤便能自動從鉤堆中飛出來相見。”
結果匠人喚出自己兒子的姓名,聲音未絕而二鉤俱飛至匠人胸前。
吳王大驚,以為神奇,遂重賞匠人,吳鉤也因此聞名天下。
吳鉤至今尚在天下傳說中的神兵利器之列,占據了重要的一席之地,與幹將莫邪齊名後世。
當時田單年幼,在藏兵閣見到關於吳鉤神話的記載,是百思不解,吳王當然不可能是笨蛋,而傳說也絕對並非胡說,然而人們卻和以對此荒誕之事深信不疑呢?
隨著年歲、閱曆、學識的增長,田單後來得出的結論是,當年確實有一些奇異的事情發生了,但這種事並非人們想象中的那麼玄乎神奇,這也隻不過是被人神話了而已。
以田單的看法,吳鉤的傳說關鍵並不在於血,而在於鉤的質地,當時吳王求的乃是金鉤,而匠人的鉤中,除了金之外,應該還融合了鐵質,或者說,他的鉤根本就是用鐵製成的,金隻不過是其幌子。到匠人示範的時候,鐵鉤藏於金鉤堆中,而匠人身上預先暗藏了磁石,因著磁鐵相吸的道理,鐵鉤從金鉤堆裏飛出,遂造就了這段名傳天下的玄奇的神話。
這就像今日他要神話他的父親一樣,事實其實本非如此,但出於某種原因,卻不得不欺瞞了世人,高明者遂成就了佳話,拙劣者則成了笑柄。記得魯仲連曾和他說起過當日鄒衍和魯仲連談論的話,田單深以為然,所謂的天象占卜,玄虛也在於此。
神話,從來就是人締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