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曾經的夢想去哪裏啦(2 / 2)

25年後,哈佛再次對這群學生進行了跟蹤調查。結果又是這樣的:

3%的人,25年間他們朝著一個方向不懈努力,幾乎都成為社會各界的成功人士,其中不乏行業領袖、社會精英。

10%的人,他們的短期目標不斷地實現,成為各個領域中的專業人士,大都生活在社會的中上層。

60%的人,他們安穩地生活與工作,但都沒有什麼特別成績,幾乎都生活在社會的中下層。

剩下27%的人,他們的生活沒有目標,過得很不如意,並且常常在抱怨他人、抱怨社會。

其實,他們之間成功與否的重要差別之一在於:25年前,他們中的一些人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標,而另一些人則不清楚或不很清楚。

這些人忙忙碌碌,一輩子都在直接間接地、自覺不自覺地幫助那13%有眼光的人實現他們的奮鬥目標。那13%的人都擁有自己的井或者水缸,而這87%的人每天都在忙忙碌碌為他們挑水!

一般人為什麼不願為自己設定目標呢?我想這是幾個原因:1。恐懼:怕萬一達不到怎麼辦?會有失敗感;2。無此意願:為何要設定目標,每天過得好好的就可以了;3。誤將行動當成就:每天忙來忙去,好像很有成就感。其實行動不等於成就,有結果才算有成就,所以一定要設定成就目標。

當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或者有的人不願意年輕時操勞努力換來以後的安逸;而寧可“今天有水今天挑,等到挑不動再想想怎麼辦吧”。

生活就如一個蚌,有的人願意受盡一生痛苦而凝結一粒珍珠,有的人不要珍珠,寧願不癢不痛地活著。其實我們都是可以成功的,如果你能踏踏實實的去做,持之以恒必將拉近現實與夢想的距離。

而怎麼做呢?

1、設立遠大的理想並分成各個小目標分時間去完成

2、與時間賽跑,你不走,時間不會為你停留

3、調正心態,給自己一個人生定位,不要以為你自己是大學生或是什麼牛人而不願做一些低等的事

4、做人優於做事,三分生意,七分做人。做好人脈,做好自己,人脈乃財脈

5、自信,自信是成功的一半,自卑是失敗的全部

6、勇於奮鬥,不怕苦不怕累,要明白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的,天道酬勤!

7、多學習,學習別人的經驗,學長補短。學習知識,知識改變命運。思考與實踐相結合

這些隻是簡單的總結,而怎麼去拉近現實與夢想的距離,得看你們自己的選擇與努力。

當我們慢慢慢慢的長大成熟,才發現,自己已不再年少,有些人有些事已不能曾經。

現實總是那麼現實,無法掙脫金錢的束縛,愛情有時一文不值,友情也會有虛假有背叛,親情總是最好的歸宿。現實與夢想或許很遠,也或許就在眼前,雖然努力也不一定能成功,但不努力就是失敗。把握當前,珍惜我們的青春年華,向夢想多走一點便少一點,我們沒有多少時間與現實糾纏,愛與恨都是過眼雲煙,錯與對隻是片麵,夢想才是永遠!

當你在青春的時候,你是不是有很多夢想。

比如你發誓你要得到別人得不到的。

你想要別人沒有的。

或者你還能有更美好的願望……

當你站在山頂,俯視著你生活了幾十年,或者才呆了幾天的城市。你是不是會熱血沸騰,發自內心的澎湃。激動得都無法用言語去表達出來,隻想仰著一望無際的天大喊一聲,瘋狂尖叫到自己再也喊不出來。

我們已經習慣用金錢來衡量一個人的價值。

書籍,報刊,網絡,你都能看到用金錢來排名的方式將某某從第幾到第幾的方式排下來。我們曾經要學習出淤泥而不染,而現在不用進墨已黑。一切不會因為什麼而能去改變,人們繼續陶醉在其中。當世界末日發生的時候,你們表麵上若無其事,內心卻無比激動。像是一隻沒了電波的蝙蝠在黑夜裏亂竄,直至撞擊到某一物體時,掉落在地。此時你才會沒了知覺,原來你發現夢想已經累到了沒有知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