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 老人的念舊情節(1 / 2)

宋玉看著眼前的房子,他簡直就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轉過身去又一次得問梁月菲:“你確定你爸爸就住在這裏?”

“你已經問了五遍了。其實,我爸爸每個月也隻是在這裏住幾天而已,主要就是來陪我爺爺。這是我們家的老房子,平時我爺爺就住在這裏。和他說了多少次,他就是不肯搬到我們那裏去住,還說死也要死在這老房子裏。”

你道宋玉為什麼會驚奇嗎?看看眼前的房子就知道啦。這是一座老宅子。幾十平的院落,大多數竟然都是土質的牆壁,並且斷斷續續的有幾小段水泥牆,顯然是原來的土牆倒塌了之後,又從新起的牆。

隻見土牆上布滿了青苔,到是為此處增添了幾縷綠意。再看那房子,外表也早已破舊不堪,怕是至少已有五、六十年的曆史啦。

這座老房子一動也不動的孤獨的站在橙色的落日裏,青苔爬過它的每一寸皺巴巴的皮膚.昏昏欲睡的眼瞼告訴我們它已經沒有任何力氣再次青春了。

要知道僅僅是梁月菲的產業價值就不下午幾百億的資產。我想梁家一定還有別的資產。可見梁家還是很有錢的,可是宋玉看到這麼有錢人家的老人,竟然住這麼破爛的房子,他當然要驚奇啦。

隨著梁月菲進入了院落之中,宋玉隻覺的眼前一亮,不由得改觀不少。雖然從外麵看房子很破舊,進去院落才發現其實房子還是不錯的。

紅的磚,綠的窗欞,白的欄杆,淡黃的瓦……這是一所典型的老房子.在四幢相對的灰磚平房中間,是一個灰磚鋪就的長方形小院.院當中砌著個花壇,上麵陳放著十幾盆盛開的菊花.花壇旁那棵一丈多高的紅海棠樹,枝條被修剪得疏密適度,整個庭院更顯得古樸、靜謐.隻有當陣陣清風吹拂,從盆菊和海棠樹上落下的枯葉在地上沙沙作響時,才偶爾劃破院中的沉寂.

宋玉一進門就見牆上掛著用金銀各色絲線繡著狩獵圖的帳幔,那繡工在當下可算得是最精致的了.椅子也都有彩色套子,其中一張特別高,前麵放著一個鏤花的象牙腳凳.至少有四盞銀製的燈架,點著高大的蠟燭,把全屋子照得通明.隨後宋玉跟著梁月菲進入了客廳,宋玉發現竟然有大、小兩間客廳。

首先走進小客廳。這是一間西式的屋子:壁爐上麵,橫掛一幅複製的油畫,畫的是一個少女,一手支頤,美妙的眼睛微微下垂,在那裏沉思.兩隻式樣不同安舒則一的大沙發,八字分開,擺在壁爐前麵.對麵是一張玲瓏的琴桌、雨過天晴的花瓶裏,插幾枝尚未全開的臘梅.裏麵牆上掛四條吳昌碩的行書屏條,生動而凝煉,整個地望去更比逐個逐個字看來得有味.牆下是一隻茶幾,兩把有矮矮的靠背的椅子.中央一張圓桌,四把圓椅圍著.地板上鋪著地毯.光線從兩個又高又寬的窗台間射進來,全室很夠明亮了.右壁偏前的一隻掛鍾,的搭的搭奏出輕巧溫和的調子.

接著進入一間具有乳白色牆壁的大客廳裏。隻見紅色的帷幕,發亮的嵌花地板,中間放著很多桌子,白桌布上麵金、銀、玻璃器皿閃閃發光.兩盞金碧輝煌的巨型吊燈從高高的金色天花板垂下,吊燈上的無數個毛玻璃的圓燈大放光明.在牆上還有裝飾華麗的壁燈閃光耀目.

然而梁月菲的爸爸卻不在客廳,而是在書房。在書房見客,無疑顯示了主人對客人的重視。

宋玉此時更加疑惑梁父見自己的目的了。難道有什麼陰謀不成?可現在就是宋玉再怎麼的疑惑,再怎麼的懷疑,既然來了就要麵對,不是嗎?

等宋玉進入書房後,又是稍稍的楞了一下。這書房裏顯得特別的安靜.空氣有點溫溫的.牆壁是白色的,牆上印著一些銀色圖案畫,兩個書架也是白色的,那上麵又非常美觀地閃著許多金字的書.並且書架的上麵排著一盆天冬草,草已經長得有三尺多長,像香藤似的垂了下來,綠色的小葉子便隱隱地把一些書掩蓋著.在精致的寫字台上,放著幾本英文書,一個大理石的墨水盒,一個小小玲瓏的日曆,和一張《希望》鑲在一個銀灰色的銅框裏.這些裝飾和情調,是分明地顯出這書房中的主人對於一切趣味都是非常之高的……

房裏房外的差異,讓宋玉很是一解。讓他同樣不解的是,梁家的老人為什麼不去住那豪華的大別墅,卻住在這樣一個破地方。

年輕的宋玉當然不能明白一些老人的想法。老人常常念舊,同時他們也非常重視“葉落歸根”。其實隻要是識得幾個字的人背井離鄉之後,孤苦伶仃之時首先想到的,大抵還是老房子;當然也有走南闖北,漸漸發跡的,居高堂大廈,也發老房子的情結。前者許是於淒風苦雨之中,思念起老房子的好處,雖則稱不上富麗堂皇,終歸還能擋風避雨,不至於寄人籬下,流落市井;後者許是錦衣玉食,山珍海味的生活過得膩煩了,因此時常回味往昔清貧的日子,好像富貴人家的老太太們吃齋念佛起來,居然也是有模有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