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氣貫長虹(2 / 2)

為了防止引起騷亂,廷杖一結束,呂芳便命令觀刑之人散場。兩邊廂的官員潮水一般向外湧去,他們既不互相議論,也不敢在這裏稍加停留,不消片刻,便退得一個不剩。偌大的午門廣場頓時有顯出了往常的空曠與肅穆。

待所有的官員散盡之後,薛林義讓錦衣衛兵士將罪官拖出去交給家屬。兵士們扯著氈上的白布拖向門口,午門外的廣場上頓時留下了道道殷紅的血跡,方才受杖的地方更是留下了一個個鮮血染就的人形,旁邊還有積血攤攤,碎肉離離。

呂芳久久地凝望著那一攤攤大塊大塊刺眼的血跡,對薛林義說:“薛侯爺,待會還請你命人將此地衝洗幹淨。”

即便是世襲的勳貴,永安侯薛林義也不敢在呂芳麵前擺架子,滿臉堆笑說:“不消呂公公吩咐,我已命人準備好了清水,台子拆去之後便好好地衝洗,保管明日不留半點痕跡。”

“有勞薛侯爺了。”

薛林義雖貴為錦衣衛大帥,卻從未經曆過戰陣,也很少見過流血的場麵,此刻空氣中彌散的那股濃鬱的血腥味讓他很不舒服,不由得皺起了鼻翼。但看見呂芳眼光似乎在瞟著自己,忙半是表白半是意猶未盡地說:“那幫迂腐秀才敢跟皇上較勁,真真沒有王法了!虧得呂公公菩薩心腸,換作是旁人掌刑,早就打殺了。這滿朝文武,我就服你呂公公的為人!”

“有菩薩心腸的不是咱家,而是主子萬歲爺啊!”呂芳感慨地說:“自昨日定下廷杖之刑後,皇上就一人在乾清宮靜修,替這些罪官祈福。”

“皇上真是如天之仁,我大明萬物靈長、億兆生民無不身受皇恩。”說到這裏,薛林義刹時將臉上的崇敬又換成了無比的憤慨:“偏生有這等狂生逆臣不思聖恩,合起夥兒跟皇上鬧騰,非議新政,誹謗君父……”

呂芳深深地看了薛林義一眼,緩緩地說:“因此皇上才懷菩薩心腸,顯霹靂手段,將他們廷杖罷黜。”

“是是是,他們若不受杖,我大明也就不用設置廷杖刑罰了!”薛林義說:“要照我說,該將他們斃於杖下才是。哼,對於這些逆臣賊子,且不能心慈手軟,一個也莫要放過。”

不知道為什麼,薛林義說這些話的時候,眼神顯得飄忽不定,似乎有意要躲開呂芳那灼人的目光。

其實,無論是監刑的呂芳和薛林義,還是觀刑的幾百名官員,沒有人知道,大明王朝的最高統治者——嘉靖帝朱厚熜自行刑開始,便一個人偷偷地登上了午門城樓,隔著罩著薄紗的木格窗欞,觀看了整個行刑的過程。當那血肉橫飛的場麵盡收眼底之時,他喃喃地說了一句:“兩年了,朕才第一次嚐到當天子的滋味……”

十八名罪官的家屬天不亮就來到端門外守侯,此刻見人被拖了出來,趕緊一擁而上接過白布,待打開了來時,不少女眷“啊”地大叫一聲,當場昏厥了過去。

白布之下的人一個個皆是皮開肉綻氣息全無,尤其是那受杖的下半截身子被打得稀爛,不少地方還顯露出了白花花的骨頭,那些強自保持鎮定的家屬也頓時哭成了一片。

除了家屬,那些平日裏與十八名罪官交好的五品以下青年官員也等候在端門之外,此刻也都是熱淚滾滾,不過他們得了曾見識過廷杖威力的年長官員的提示,早早延請來治外傷的郎中。在一片震天的號啕聲中,郎中們開始手忙腳亂地救治。說是救治,唯一能做的也不外是先清理掉傷口處的腐肉碎屑,再將大量的金創藥敷上止血止痛。

高拱也來到了這裏,那些青年官員雖然知道他拒絕與趙鼎等人一同具名上疏,但也都曾親眼看見他在午門仗義執言,都拱手向他作揖。

高拱顧不上還禮,將手中的小瓶遞給一個郎中:“這是蚺蛇膽,快給他們服下。”

郎中拿著那個小瓶為難地說:“這位大人,小人也曉得這藥珍貴,可隻這點,倒是先救哪位大人啊?”

高拱把眼睛一瞪:“自是先救傷重的人了!”

或許是被郎中清理創口的劇痛所刺激,一直昏迷著的趙鼎突然醒了過來,氣息微弱地說:“是什麼東西?”

那個郎中趕緊將小瓶湊到他眼前:“是這位大人拿來的蚺蛇膽,療傷聖藥,大人快服下吧。”

“蚺蛇膽?”趙鼎一愣,隨即明白過來,大喊了一聲:“我自有膽,何需蛇膽!”

這聲響徹雲霄的呐喊耗盡了他全部的氣力,他又昏厥了過去。

高拱忙吩咐那個郎中:“快!快給他灌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