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大獲全勝(2 / 2)

看來皇上的苦心沒有白費,不但他們都學會了如何處世如何為官,在兵力部署上俞大猷和戚繼光也並不以部隊統屬為限,不分親疏遠近,而是本著“功勞大家得”的原則,將來自山東、河南衛所的友軍與京師營團軍配合使用,以訓練有素的營團軍為主力,戰鬥力稍弱的衛所軍被安排在左右兩翼和後方承擔次要的守備任務,既能鍛煉部隊,又能讓麾下各軍將士分享戰功,避免被別人攻訐為“貪功自為”,造成軍旅之間的隔閡。

朱厚熜頜首稱讚:“勝不居功自傲,你等皆已有古大將之風範了!不過,話雖如此,營團軍諸位將士上下用命,拚死殺敵,實是功不可沒……”他讓高拱將各軍官佐姓名報來,先給各位軍官一律官升一級,等到殺俘敵軍數目統計出來以後,再按照各人軍功大小另行賞賜。

這下子就皆大歡喜了,眾人紛紛跪在地上,異口同聲地說:“謝皇上隆恩!”

大戰整整持續了大半天,全軍上下都感到人困馬乏,俞大猷和戚繼光命令今日參戰部隊撤到後軍休整,各營、隊、哨官統計傷亡情況,傷兵送入城中救治之外,其他人抓緊時間吃飯休息。為防備韃靼軍隊報複性反擊,他們兩人讓醫官處理了傷處之後,卻沒敢卸去甲胄好好休息,直到得到報告,韃靼軍隊又在大營之前安設鹿砦,將剛剛填平的壕溝又挖了開來,才稍稍放下心來,靠在椅背上小憩了片刻。

統計勝利成果總是很快——敵軍那一片片的屍體就擺在陣前,營團軍派出了三千人將那些屍體拖到了兩旁空置的民房之中,一邊打掃戰場,一邊也就將殺敵數字統計了出來。當最終的數字呈報上來之後,俞大猷和戚繼光興衝衝地稟報給了皇上。聽完彙報的朱厚熜也不禁暗自得意起來。

此次大戰,明軍共殺敵七千五百餘名,俘敵二千一百餘名,因為韃靼軍隊的中低級軍官和士兵的衣甲幾乎一樣,一時還搞不清楚到底殺死了敵人多少軍官,但即便是拋開北京保衛戰的重要意義不說,僅就殲敵數字,也算是大明王朝自明成祖朱棣親率五十萬大軍首次北征蒙古,於斡難河戰役中盡殲韃靼全軍之後,明軍所取得的第二大勝利了。更讓他得意的是,斡難河大捷中,明軍先後投入戰鬥的兵力達到了三十多萬,也不過才一戰殲滅韃靼軍隊五萬餘人,而此次明軍卻用處於絕對劣勢的兵力一戰便消滅了敵人近萬人馬,整場戰役的勝利指日可待!

到了晚上,明軍的傷亡情況也已經統計出來了,俞大猷和戚繼光看後大吃一驚,主動向皇上請罪。朱厚熜剛剛在心頭湧起的得意立刻被深深地痛惜所替代。

在今天的戰鬥中,京師營團軍戰死了包括十三名隊官和六十二名哨官在內的兩千八百五十二人,另有一千七百多人不同程度的負傷,其中失去戰鬥力的重傷員近一千二百人,輕傷員五百多人。尤其是戚繼光所帶的負責誘敵的一千名騎兵、曹聞道所帶的那兩千名伏兵,以及那兩百名擲彈兵傷亡慘重,幾乎損失殆盡——這些可都是俞大猷和戚繼光一手訓練出來的營團軍精銳,在朱厚熜的心中,他們是他重建大明軍隊、開疆拓土征伐天下的基礎和核心力量!

看著這樣冰冷的一連串傷亡數字,回想起今天那場慘烈不可言狀的戰鬥,他忍不住淚流滿麵:真是一場慘勝啊!而且,陣亡數是傷員數的兩倍多,重傷員數又是輕傷員數的三倍多,僅僅這樣簡單的數字對比就很能說明部隊在這次戰鬥中表現出來的是怎樣舍生忘死的戰鬥意誌!

極度的心痛之下,朱厚熜將胡渭奇宣來,命令俞大猷和戚繼光出動部隊,協助他將神龍炮向前拉近五百米,這樣韃靼軍隊的大營就在神龍炮的射程之內了,明軍可以用炮火覆蓋韃靼軍營。

可是胡渭奇卻擔憂地說夜間炮擊的效果不佳,而且神龍炮每門上千斤重,剛剛發射之後炮管滾燙,根本沒辦法往回來拉,隻能等它逐漸冷卻之後才能拉回本陣,如果韃靼騎兵拚死衝出來,步卒恐怕難以抵擋,遭受重大損失不說,這等銳利的火器若是落到韃靼之手,後果不堪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