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誤會迭生(2 / 2)

鎮撫司的名頭還是很響,許多兵士不由得手中一滯,剛剛攀上城頭的三太保張明遠趁機抽出了腰刀,一個箭步上前,一刀砍翻了一個阻擋在前麵的兵士,製住了那個發令的人:“命你手下放下兵器!”

那人甚是硬氣,還在滴血的鋼刀架在自己的脖頸處也是麵不改色,徑自大聲喊道:“休要管我,殺賊衛國!”

幾十名鎮撫司的校尉已經翻身上了城頭,紛紛抽出兵器,逼到那些守城兵士近前:“放下兵器!”

幾十個弟兄上了城,即便人數還處於劣勢,但以鎮撫司校尉的身手,城頭那兩三百個兵士根本不在話下,楊尚賢冷笑一聲:“我大明城外有幾十萬大軍,爾等……”

正在說著,他突然閉上了嘴。因為他清楚地聽見那個發令之人也正在說:“我大明城外有雄兵幾十萬,爾等逆賊還不快快束手就擒!”

楊尚賢定神看過去,那人顯然是急著趕來,連烏紗帽也未曾帶,不過身上穿著官服,看他胸前補子上繡著兩隻白鷳,是五品文官,便知他就是奉命守衛德勝門的兵部職方司員外郎楊博,忙說:“你可是楊博楊大人?我是鎮撫司千戶楊尚賢,京城有變,我等奉上諭接管德勝門,快令你的兵打開城門!”

那個楊博怒罵道:“爾等逆賊,休想花言巧語賺開城門!”

楊尚賢氣苦,也不理他,命令張明遠和剛上城的那些校尉:“這裏交給我,你們快趕到彰儀門去!”

楊博大喝一聲:“殺敵衛國,隻在今朝,切莫放逆賊進城!”說著,竟向張明遠架在他脖子上的鋼刀上撞過去,想要以死解除對守衛兵士的威脅!饒是張明遠收刀快,卻也在他脖頸處拉出了一道口子,血“刷”的一下就流了出來。

楊尚賢忙搶上去看,見他的傷口並不深,才放下心來,說:“楊大人,你誤會了,我等確是奉有上諭。”

“拿聖旨來我看!”

“事體緊急,我等奉的是口諭。”

楊博冷笑一聲:“未見聖旨,任你舌綻蓮花也休想讓我打開城門!”

麵對這樣倔強又認死理的人,楊尚賢也沒有辦法,隻得再次將他擒下,也不敢再用刀劍,隻能用手掐著他的脖子。趁這個機會,張明遠已經帶著弟兄們跑下城,還搶到了守城兵士的十幾匹馬,打馬飛奔而去。城上城下的守軍因值守的楊大人被賊人製住,也不敢輕舉妄動,隻將楊尚賢裏三層外三層地團團圍住,城下再有人用飛爪攀上城頭也無人敢動,楊博氣得破口大罵不休。

上城的鎮撫司校尉緹騎越來越多,守城兵士不敢反抗,乖乖地被繳了械,趕到一旁看押起來,楊博著急地眼中冒火卻也沒有辦法,隻能厲聲叱罵著這些“逆賊”和手下不中用的兵士。

皇上的口諭是將德勝門控製起來,任何人不得出入,楊尚賢便留人在城頭了望,自己帶著楊博下了城,守在城門處隨時準備打開城門,迎接聖駕帶著平叛大軍入城。

未奉聖意,楊尚賢也不敢把薛林義等人謀反之事告訴楊博,見他還是一口一個“反賊”怒罵不休,便說:“楊大人是蒲州人,嘉靖八年那一科的吧?”

楊博一愣,這個反賊怎麼突然說起了這個,便止住了罵,也不理他。

楊尚賢笑道:“楊大人科名在二甲之末,照例不得留任京官,在山西一個小地方當過一任知縣,倒也政聲卓著,得內閣大學士翟鑾舉薦,拔擢為兵部武選司主事,去年才升任職方司員外郎。在下沒有說錯吧?如今你可信我非是韃子的奸細了麼?”

楊博冷哼一聲:“楊某之事,仇鸞逆賊也都曉得,安知你便不是他派來的?不是逆賊又是什麼?”

“楊大人這些事,仇鸞逆賊確都曉得,隻是楊大人月餘之前托人將妻兒送回了山東泰安老家,還給在泰安任知府的同年捎去一封書信,托他照顧雙親,不知道仇鸞逆賊曉不曉得?”楊尚賢淡淡地說:“那時戰亂已起,京師已與大同消息隔絕,想必仇鸞逆賊還無那等興趣要著意打聽你楊大人的家事吧?”

在京師疏散百姓之時,楊博確實已將妻兒送回到了老家,也確實給任泰安知府的同年修書,拜托他照顧家人,這等事情自己也從未對旁人說過,見他如數家珍,不用想也知道定是廠衛特務的線報,忙問道:“你當真是鎮撫司的上差?聖駕如今正在城外,你等卻又為何要殺入城中?”

“在下方才說了,事體緊急,我等迫不得已才搶入城門,與你楊大人手下兵士發生衝突都是一場誤會……”

楊博忙打斷了他的話:“究竟發生了何事?皇上安否?”

“皇上一切都好,至於發生何事,”楊尚賢歎了口氣:“過不多時你便曉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