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無粟不守(一)(2 / 2)

朱厚熜聞言心裏一喜,這倒不失為一個好辦法,便問還跪在地上的戶部侍郎關鵬:“戶部可是這個意思?”

關鵬偷偷看看麵如止水的嚴嵩,叩頭答道:“回皇上,是這個意思,但嚴閣老說的更透徹。”

朱厚熜點點頭:“有道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你能想到這些,於昨日就擬上條陳,足見你能上體國難君憂,勤勉任事。你戶部馬部堂是朕一直倚重之人,朕還擔心他如今因傷缺任,戶部的差使便會亂了,看來有你這個侍郎在,朕倒是杞人憂天了。起來吧!你署理戶部,日後少不得要經常於禦前議事,且要放開些個,更要學你戶部馬部堂,隻要利於國家社稷,該爭就爭,該吵便吵,朕也不會加罪於你!”

關鵬重重一個頭磕在地上:“微臣謝皇上隆恩。”

“朕的話還沒有說完,不必忙著謝恩。” 朱厚熜說:“上體國難君憂是要的,但官憂民困也不能不講,嚴閣老關於民眾敬獻穀草隻鼓勵不攤派的建議就深契朕的心意,不過還有一些人你們都有所忽略:京城吃皇糧領朝廷俸祿的官吏雖說有近兩萬人,但大部分都是未入流的吏員,月領祿米不過一石兩石,還要養家糊口,你讓他們一人捐出一月祿米,那一個月裏讓他一家老小喝西北風去麼?”

嚴嵩搶著回答道:“仁德天厚無過吾皇!微臣以為如今隻是救急救難,待韃靼虜賊敗退之後,便可恢複漕運,到時江南各地大量糧米解送京師,皇上再予以補發便是。”

朱厚熜沉吟著說:“如此倒也可行。今年江南諸省的夏賦尚未解送京師,再加上秋賦,各地官倉之中糧米怕是已堆積如山了。這段日子京城官吏軍士同擔國難,也著實辛苦,待韃靼退兵之後,不但予以補發,還可恩賞兩月祿米以谘獎勵。”

嚴嵩說:“微臣代百官謝皇上如天之仁。微臣還有下情奏陳皇上,昨日翟閣老看過戶部條陳之後,與微臣商議,各部衙低級官員與胥吏不必拘泥一月為限,但憑各人實情,但朝廷三品以上大員每人當捐出兩月祿米以為國用,慰其忠君體國之心。”

朱厚熜問道:“一下子拿出兩月祿米,他們可能願意?”

“既食君祿,自當與國同體,且位居三品,更應分君之憂。”嚴嵩說:“為督率百官盡快籌辦軍需糧秣,翟閣老還提議內閣輔臣帶頭認捐,每人捐出二百石祿米。”

“二百石祿米?”朱厚熜微微搖頭:“你們這些一品大員每月俸祿也不過七、八十石,又有百十口子人要養活,一下子拿出近三月的祿米,如何使得?”

說實話,朱厚熜也知道這些朝廷大員誰也不可能靠那麼點俸祿度日,但身為皇上,這樣的話就要說到,否則他們就有借口放手去貪,而那些恪守理學心學之道,清廉自守的官員也會迫於生計,與貪官沆瀣一氣,真到那個時候,可就真的是“洪洞縣裏無好人”了!

嚴嵩說:“回皇上,朝廷三品以上大員皆是為官多年,宦囊之中還略有積蓄,左右不過一月半月,怎麼也能周轉得開。且各家均自有應急之法,以微臣而論,家中便自辟有菜圃,平日也夠家中人等食用。”

嚴嵩是明朝有名的奸臣貪官,卻如此言辭懇切地借機表明自己一塵不染,朱厚熜心中暗笑,表麵上卻不動聲色,說:“朕也知道你嚴閣老為官清廉,素絲無染,可真要到你嚴閣老自家開荒種菜救急的地步,我大明也就亡國有日了。”

嚴嵩心裏一凜,以為自己馬屁拍在了馬胯之上,讓皇上覺得自己的建議傷了朝廷顏麵,急忙要離座跪下請罪,卻又聽到朱厚熜說:“不過,你等拳拳報國之心令朕甚感欣慰,此事就準你所奏,下去之後內閣與戶部按著嚴閣老的意思擬定方略,票擬呈上,今日司禮監就把紅給批了。”

翟鑾、嚴嵩等人一齊跪了下來:“臣遵旨。”

昨日才被任命為司禮監掌印的陳洪也有份列席東暖閣的禦前會議,但他一時卻還不能適應這個新的身份,目視侍立一旁的呂芳。呂芳一道淩厲的目光掃視過來,他立即就明白了,慌忙跪下,說:“奴婢遵旨。”

朱厚熜怒道:“接個旨都慢慢吞吞的,你還能做得好什麼?朕問你,追查逆黨之事進展如何?”

一瞬間,東暖閣裏的氣氛又變得異常凝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