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妄測天心(2 / 2)

“不必說了!”夏言厲聲打斷了他的話:“為人臣者,豈能如此妄加揣測聖意、誹謗君父?聖德巍巍,皇上縱然要推行新政,也斷不會置我大明江山社稷於不顧,行此玩凶弄險之事!”

李春芳笑道:“哈哈,我說什麼了嗎?我什麼也沒有說啊!玩凶弄險是你公謹兄的說法,在我看來,皇上可謂審時度勢,運用妙乎一心。譬若今日所議的改革軍製之事,時機便把握的恰到好處。聖主明君睿智如斯,乃是我大明社稷之幸,萬民之福啊!”

夏言想想,覺得李春芳說的也並非毫無道理,便歎了口氣,說:“時機把握的確乎恰到好處,可惜處置之法卻有諸多可容商榷之處啊!”

“這便更是皇上睿智之處了!”李春芳說:“分明聖意已決,整軍思路也詳盡確實,卻隻說是個大略,責成內閣、兵部會同五軍都督府商議,拿出個周全的方略來;還逐一縱論我大明一十三省的衛所軍現狀,決議分步實施,矛盾阻力便小了許多。即便如此也還不夠,大約不放心嚴分宜那個老賊和我這個分管軍務的內閣閣員治國理政之才,便讓我來找你問計,曉得你斷然不會坐視不管,任憑嚴分宜那個老賊和我這個庸才亂了大明軍隊,危及江山社稷……”

夏言搖頭歎道:“子曰:‘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你子實兄是一甲進士及第、名滿天下的狀元郎,老朽隻是個二甲進士出身,若說庸才,也隻是老朽可以論之,你如此之說莫非在取笑我嗎?”

李春芳笑道:“若無大小之分,緣何你公謹兄聞聽此事便斥我誤國誤軍?”

夏言啞然失笑:“好你個李子實,轉了這偌大一圈,竟是對老朽第一句話心懷不忿?繞了這麼大一個圈子,你累也不累?莫非要讓老朽給你賠罪,才肯原諒老朽失言之過?”說著,就要站起來作勢要向李春芳拱手作揖。

“豈敢豈敢!”李春芳慌忙拉住他的衣袖:“你公謹兄向來心直口快,出言無忌,若受不得你區區一句話的詰問,我又怎能與你相交幾十年?皇上示下聖意,本就該內閣輔弼之臣彌補缺失,擬定方略然後再大行於天下,讓我找你公謹兄這個離職首揆問計隻是其一;還有其二,整軍之事,嚴分宜那個老賊和徐階一個也沒能脫得了幹係,斷不能從中作梗甚或借機生事。沒有他們這些朝中大員撐腰,那些軍漢縱然對整軍不滿,又能鬧出多大的事來?”

“還不承認自家誤國誤軍?整軍之事關乎社稷安危,定要周密謀劃,妥善行事,且不能出任何紕漏,怎能如此掉以輕心?”夏言歎道:“老朽呈上那道《請開海禁疏》之後,便已決議不再妄議國政,可你既已在皇上麵前力主此事,老朽也隻好勉為其難,食言而肥了。”

李春芳笑道:“哈哈,我是奉皇上 ‘問問夏閣老對整軍之事有何意見’的口諭來的,公出公入的事情,可不承你這個私情。不過,你公謹兄若要上疏還請快些,我奉旨與兵部、五軍都督府擬訂方略,若皇上準了你的奏議,我豈不又要重新謀劃?”

“食君之祿,便要忠君之事。該是你的差事,卻還抱怨什麼?茲事體大,皇上且沒有催我盡快明白回奏,你子實兄卻催起我來了,豈不強人所難太過甚矣!”

“你公謹兄之捷才,張熜張孚敬當年可是領教過的,今日彈章今日回駁,絕不過夜,滿朝文武誰不佩服?再者說來,旁人不知道,我李春芳卻知道,這些年你盡管沒有同意我的整軍之議,卻一直在考慮此事,想必也有所得,聖恩浩蕩,你就不必自謙遜謝了。我還等著你‘一封朝奏九重天,暮回內閣掌權樞’呢!”

夏言一凜:“且不敢這麼說!我不做如斯之想,你最好也莫要做如斯之想。睿智天縱如皇上者,是斷不會讓我再出山了,以資顧問便是讓我老有所用,還能再為我大明略盡人臣之本分,這才是真正的浩蕩聖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