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呂芳如此說,陳世昌才想起來,鎮撫司是呂芳一手**出來的,質疑他們的辦差能力便是打呂芳的臉,忙尷尬地說:“老軍糊塗了,糊塗了。此事也隻能怪我等太過大意,都以為徐、湯、劉等三位逆臣已然分寸大亂,一心求款隻為保命而已……”
陳世昌說的也是實情。乍一聽說南都那些亂臣賊子,尤其是徐、湯、劉等勳臣貴戚決議行款,他們也都不相信。可據前來議款的史夢澤說,徐、湯、劉等三位逆臣聲稱他們是從龍有功,受賜“開國輔運”丹書鐵券的勳臣之後,世係忠良,絲毫未有謀奪朱明天下的桀驁之誌,隻是不忿於朝廷背棄祖製,妄行淩虐宗親勳貴的新政,這才起兵靖難。如今事敗也是無話可說,還請朝廷念在他們祖上從龍有功的份上,給他們留點香火後嗣;至於他們本人,可以認罪自裁以謝君恩,但顯戮棄市則不行。若朝廷不答應他們這兩點最起碼的要求,便要闔城堅守,拚個玉碎雲雲。如此強硬的姿態,倒讓所有人,包括皇上都相信他們是真心投降。誰曾想,他們竟然如此狡詐,使出了這招瞞天過海,金蟬脫殼之計!
見呂芳還是陰沉著臉不說話,張茂也出來打圓場:“老呂,老陳不是那個意思,我更沒有讓你獨自領罪的意思。你是監軍,我和老陳是正副帥,要說請罪,也該是我等三人一同向皇上請罪才是。”
接著,他咬牙切齒地說:“依我《大明律》,十大不赦之罪第一便是謀逆,抄家滅族都是理所當然。皇上如天之仁,已寬免其罪,許其不死,這三個天殺的狗賊卻不思順天應命,甘心伏罪以盡人臣之道。老呂,你放心,我這就派人徹查,上天入地,也要抓到這三個狗賊,活剮了他們!”
原來,史夢澤將南都勳臣貴戚的投降條件轉達朝廷之後,讓朱厚熜頗為躊躇了一番。
按國家律法、朝廷規製,當然要將他們明正典刑,抄家滅族,以儆效尤。但是,徐、湯、劉等三位逆臣的祖上,信國公湯和是跟著明太祖朱元璋光屁股放牛的夥伴,早早自請解除兵權,躲過了朱元璋瘋狂屠戮開國功臣的幾次大獄,得以頤養天年,政治智慧讓人佩服,倒沒聽說有什麼了不起的戰功;但中山王徐達和誠意伯劉基劉伯溫兩人就不同了,徐達有“大明開國第一武將”之稱,南征北戰,東討西伐,大明王朝有一大半的江山都是他打下來的,而且是那種“出則能將,入則能相”的文武全才,武將做到了天下兵馬大元帥、文官做到了丞相,都是人臣頂尖的職務;誠意伯劉基劉伯溫更是被老百姓傳說成神乎其神的“神機軍師”,盡管並不真的會什麼呼風喚雨、撒豆成兵,但一直輔佐朱元璋左右,為其出謀劃策,參讚機樞,也為大明王朝立下了卓著功勳。這兩位都是朱厚熜小時候就耳熟能詳的人物,他實在不忍心讓這些名標青史的開國元勳斷子絕孫。
此外,古人評說漢高祖劉邦誅滅功臣是“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而朱元璋屢興大獄屠戮開國元勳,遠勝劉邦百倍,已在曆史上留下了很不好的名聲,後世史家有雲“藉諸功臣以取天下,及天下既定,即盡舉取天下之人而盡殺之。其殘忍實千古未有。”自己雖說隻是一個冒牌的子孫,但既然決心致力大明中興,就不能不顧及明朝在曆史上的影響。
思慮再三,朱厚熜還是決定對徐、湯、劉等三位逆臣網開一麵,接受了他們的投降條件,密下手諭,答應不將他們處死,議罪之後追奪爵位及太祖高皇帝所賜“開國輔運”丹書鐵券,隻將家中成年有官職的男丁貶謫戍邊,家產抄沒入官,太祖高皇帝賜給三位開國元勳的家廟祭田依律不奪,留做奉養。這道密諭和接受江南偽明政權投降的詔書一起八百裏加急送到江南,由呂芳交由史夢澤帶回南京曉諭諸人。可惜,那些早已打定主意要逃跑的勳臣貴戚不待朝廷答複,便已經溜之大吉了!
“我方才也已安排鎮撫司的幾位太保爺一起追蹤南下,尋訪三位逆賊的行蹤,定要將他們緝拿歸案。不過,他們已潛逃十日之久,片刻之間定然找不到。”呂芳長歎一聲:“轉戰千裏,半載辛勞,眼看著就要收取全功,卻不曾想竟出了這樣的事!你我的罪過實在是太大了,咱家也不曉得能不能過了這個坎兒,隻能各安天命,自求多福了……”
皇上的大伴尚且如此擔憂,張茂和陳世昌更是沮喪地再也說不出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