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大開殺戒(2 / 2)

相攜著走進堂屋,海瑞仍要給高拱行跪拜大禮,高拱堅辭不受,拉扯好久才坐定。高拱笑道:“剛峰兄好耳報,我奉旨回京,前日才到的,你今日便大駕光降了。”

海瑞說:“在下也是今日到戚軍門府上拜會,方知高大人……哦,肅卿兄回了京師,故此特來拜望。”

“嗬嗬,剛峰兄素不喜與人交往,難得今日能來看我。”高拱頗為遺憾地說:“可惜依朝廷規製,未複聖命不得回家,否則我該當置酒與剛峰兄一敘別情,更祝賀你高中製科進士才是。”

“慚愧。”海瑞麵色微微一紅,說:“區區一個製科,倒叫肅卿兄這科甲正途的大才見笑了……”

高拱正色說道:“兩榜進士,取的多是鄉願,剛峰兄且不可妄自菲薄。且不說當今聖上如何重視製科,親自閱卷取士,乃是我輩莘莘學子千古罕有之幸事;隻論你製科取中的進士,當真都是國朝急需的時務之才,《民報》上所刊登的策論墨卷我都拜讀了,無一不切中時弊,所提方略也切實可行。哦,還有,昨日隨元敬屈尊前來的那個徐渭徐文長該也是剛峰兄的同年吧?此子胸有溝壑,他日成就必不可限量!製科有這等人才,誰能等閑視之?”

說到這裏,高拱突然想起來未曾在《民報》上見到海瑞的策論,便問道:“哦,對了,怎不見《民報》上刊出剛峰兄的大作,令我等得好不心焦。”

海瑞的臉更紅了:“或許是在下淺陋之見,不足以汙人視聽吧。”

高拱越發來了興趣,追問道:“但不知剛峰兄所論何事,祈望見告。”

“在下所論,乃是恢複上古井田之製一事……”

與楊博當日的反應一模一樣,高拱仿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詫異地問道:“哦,剛峰兄所論之事是井田製?”

聽海瑞簡要地陳說了自己的策論,高拱更與楊博當日的反應一模一樣,臉上露出了哭笑不得的表情,心說依你海剛峰這樣的策論,不被打入詔獄已屬天幸,怎能高中進士?不過,他隨即便想起來海瑞進營團軍是呂公公一手操辦,皇上嘉靖二十四年元日閱武之時還曾親問他“可好”,也就立刻明白了個中緣由。不過,他見海瑞一副懵懵懂懂的樣子,便隻微笑著聽他講話,既不點破,也不插話。

海瑞今日前來拜訪高拱,另有要事在身,也不好象那天一樣大談自己的策論,很快就住了口,起身衝高拱拱手作揖,說:“今日前來,是有一份奏疏想請肅卿兄過目。”

“哦?”高拱立刻緊張了起來,忙問道:“可是剛峰兄又修改了所提奏議,準備再上書朝廷?”

“不是。”海瑞說:“在下原本隻在海南鄉野種過幾年田,任昆山知縣也隻一年有奇,所提策論大而無當,實屬紙上談兵,不足以再汙聖聰。不過,朝廷會按製科進士所論之務授官任職,冒昧猜測,在下大概會被分到戶部或農墾總署,在下想等接觸實務之後再做修改完善。”

聽海瑞說自己來意並非是關於那個要命的“井田製”,高拱便鬆了一口氣,再說他說起農墾總署,更是來了興趣:“嗬嗬,你若能供職農墾總署,定要做好一件事。”

“請肅卿兄賜教。”

“請剛峰兄稍候片刻。”高拱起身拱拱手,便進了裏屋。

隻片刻功夫,他又出來了,端著一隻盤子,盛放著幾個外皮紫紅色,略有皺紋,形若紡錘的東西:“我知你剛峰兄是南方人氏,不過,我也諒你未曾見過此物。”

海瑞本就是南方人氏,知道高拱絕不會拿什麼南方的稀罕水果來向自己炫耀,他確實也從未見過此物,便好奇地拿了一個起來,入手沉甸甸的,便饒有興味地左看看,右看看,問道:“冒昧問上一句,這是何物?”

高拱得意地說:“這是皇上親下口諭,讓海商汪直去往西番諸國尋訪的奇珍異寶啊!”

海瑞慌忙放了下來,正色說道:“既是上呈皇上的貢品,肅卿兄何以輕易示人?”

見他一臉正經的樣子,高拱著實覺得好笑,便說:“嗬嗬,剛峰兄可看過射陽山人吳承恩所著之《西遊記》?”

“在下曾聽人說過此書,所記多是仙佛邪淫之事。肅卿兄知道在下素不喜釋道之說,故不曾看過。”

“嘖嘖嘖,剛峰兄既然未曾看過,便不可人雲亦雲。”高拱掉了一句書袋:“《西遊記》一書,自始至終,皆言誠意正心之要,明新至善之學,並無半字涉於仙佛邪淫之事,實是一部奇文、一部妙文也!這等奇文妙文,剛峰兄竟沒有看過,豈不可惜?”

海瑞越發詫異了:“莫非此物便出自那本書中所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