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鐵血囚籠(2 / 2)

聽到詳細的彙報,東條硬雞倒吸了一口冷氣,明軍竟然舍棄了海船火力的優勢選擇了從陸地進攻,看來是意圖是要全殲自己了;可他們既然沒有趁亂夜間襲營,可能還是顧屢傷及自己手中控製的那些大明百姓吧。想到這裏,他稍微放心了一點,命令手下關緊寨門,所有人嚴加戒備,還特地吩咐如果明軍進攻,就把百姓驅趕到前麵去抵擋。

那一夜,所有的倭寇都沒敢再合眼,抱著兵器提心吊膽地坐了一夜,沒想到明軍根本沒有進攻的打算,而是在灘頭前沿開始構築工事。盡管知道敵人要幹什麼,也聽到“叮叮當當”的聲音響了一夜,由於不敢再舉火把暴露目標,東條硬雞既不敢命人開炮也不敢派人出擊。

到了第二天,倭寇發現眼前突然出現了十來個巨大的地堡,由沙袋壘成,上麵覆蓋著木板,在木板上麵墊著厚厚的沙土,相互間隔幾丈,呈“品”字排開堵在倭寨門口,顯然是準備要關門打狗了。隻是明軍還是沒有發動進攻,從地堡口伸出一個鐵皮筒子不停地喊話,說些“明軍優待俘虜,倭寇繳刀不殺”之類勸降的話。

被陣陣喊話聲攪得心煩意亂的東條硬雞命令手下向地堡開炮,打了幾炮就發現根本無法轟開地堡上麵覆蓋的沙土,而且不知道從什麼地方飛來不知道是什麼的東西,將十幾個操炮的倭寇打死在炮位上,隻好命令停止炮擊。

更讓所有倭寇膽戰心驚的是,天明之後,他們已經不能在自己的營寨裏自由的走動了,因為還是不知道從什麼地方就會飛來不知道是什麼的東西,將隨意將身體暴露在外麵的倭寇天靈蓋掀飛,腦漿和鮮血混雜成一股紅白相間的液體,冒著熱氣從頭顱裏流了出來,看到這種景象,縱然是殺人如麻的東條硬雞也不寒而栗。

原來,這就是徐渭獻上的破敵良策。

倭寇以大明百姓為擋箭牌,迫使戚繼光不得不下令東海艦隊停止炮擊,進而做出艱難的決策,舍棄艦隊火炮和明軍單兵火器的火力優勢,命陸戰隊登島與倭寇以冷兵器肉搏,也是為了保全百姓性命的無奈之舉。但徐渭認為,東海艦隊的戰艦噸位大吃水深,這個無名小島沒有合適的港灣可供泊靠駐錨,陸戰隊隻能分乘各艦用於傳遞信息、運輸物資和海上救援的小船舢板,光天化日之下冒著倭寇的炮火搶灘登陸,傷亡太大;二來運力有限,即便集中全艦隊的小船舢板,一次最多也隻能運送近千名將士登島;而且,由於戰艦要遠離倭寇的大炮射程,錨地和海灘還有不短的一段距離,加上兵士上下船所耗費的時間,往返一趟至少需要一個多時辰,那些倭寇頭目大多是武士出身,想必也讀過《孫子兵法》,懂得半渡而擊的戰法,若是傾全力出擊,隻怕率先登島的千人部隊就有全軍覆沒之險,這樣逐次增兵的添油戰術實為兵家之大忌。

於是,他向戚繼光提出建議,挑選陸戰隊一、二師精銳組成第一波次登陸的先頭部隊,趁著夜色搶灘登陸,上島之後不急於發起進攻,而是修築堡壘,建立鞏固的登陸場;並派出精通火槍射擊之術的兵士襲擾倭寇,以疲兵之計阻止倭寇主動出擊。隻要第一波登陸的部隊抗住了倭寇第一天的衝擊,等到第二天晚上第二波次的部隊上島之後,就有實力固守登陸場,掩護剩餘部隊搶灘登陸,一舉將倭寇剿滅。

對於徐渭提出的這種希奇古怪的戰法,戚繼光也知道不能怪他如此小心謹慎,一來皇上有“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的聖諭;二來東海艦隊陸戰隊將士都是從禁軍精心挑選出來,是大明軍中為數不多的既擅長步戰,又精通水戰的精銳之士,輕易也不能折損在這座無名小島之上的這幫烏合之眾的倭寇手中,僅以此而論,就比自己提出的讓陸戰隊兵士武裝泅渡的戰法高明多了。

倭寇既然要拿大明百姓當擋箭牌,隻要明軍不率先發起進攻,他們也不敢隨意出擊。但所謂困獸猶鬥,第一波登島的將士們勢必要麵對倭寇的瘋狂攻擊,能否固守登陸場便是此戰法奏效的關鍵所在。為此,戚繼光按照徐渭的建議,命陸戰隊兵士突擊構築了地堡,形成了交叉火力——這是朱厚熜為已裝備了新式火槍的明軍在平原地區遭遇蒙古騎兵的優勢兵力,又無戰車可資防禦時確定的戰法,要旨在於利用堅固的堡壘抵消敵人的衝擊力,並發揮明軍火器上的優勢。他若是能想到這一戰法今日被徐渭創造性地用在剿滅倭寇的兩棲登陸作戰之中,為那些惡貫滿盈的倭寇構築了一道無法逾越的鐵血囚籠,還天才地將狙擊手戰術也創造了出來,還不知道會有多高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