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財大氣粗(2 / 2)

原本正在愛不釋手地把玩著那隻瓷盤的川崎正誠聞言卻突然將那隻瓷碗放了下來,用一種飽含著疑惑、審視的目光看著微笑著的汪直,說:“五峰先生,貴國有句古話,叫‘無功不受祿’。鄙人聞說貴國官窯所產器皿向來不得在市麵上出售,尤其是禦用之物,非貴國皇帝賞賜,公侯卿相也不得擁有。鄙人怎能受這等厚禮?還請五峰先生收回。”

“我國還有句古話,叫‘朋友有通財之誼’,鄙人一直視川崎先生為最好的日本朋友,誠心給川崎先生道賀,豈有收回之理?再者說了,”汪直衝川崎正誠一笑:“區區一千兩白銀的物事,也算不上什麼厚禮。”

一千兩銀子?折合日本錢近兩千貫,大致相當於那些戰國大名一位中等家臣連同他們手下的武士一年的俸祿了,在座的那些日本商人頓時瞪圓了眼睛,臉上也寫滿了羨慕,甚至嫉妒之色。

興許是注意到了眾人的表情,汪直環視四周,點頭致意:“在座諸位都是與汪某相交多年的老朋友,這些年來承蒙諸位照顧,汪某不勝感激,也都備下了一份薄禮,適才已命人送到諸位府上。不過,我們都是生意人,講究真金白銀打交道,汪某也不敢蒙騙諸位,送給諸位的禮物雖說都是我國官窯特製的禦用器皿,卻都不如川崎先生這件窯變之物難得,還請諸位莫要嫌棄才是。”

島村俊宏再次發出驚歎:“五峰先生竟能弄到這麼多貴國官窯特製的禦用器皿,真是好本事啊!”

汪直笑道:“我們生意人都知道一句話:沒有買不到的東西,也沒有賺不到的錢。以前官窯特製的禦用器皿也不是就一定弄不到。何況……”

汪直故意停頓了一下,等眾人都將急切等待自己揭示下文的眼神都投了過來,才接著說道:“汪某承蒙我國皇上不棄,賞了個錦衣衛副千戶銜的從五品冠戴。有了這塊招牌,弄幾件瓷器出來,也還算是容易。”

川崎正誠等人同時倒吸了一口冷氣!日本公家政權雖說並沒有多少實權,但朝廷的架子還是屹立不倒,公家貴族分為堂上和地下兩個等級,官位在從五品以上的貴族稱為堂上,就有上殿麵君的資格,推及大明,想必也是如此;更何況,大明朝的錦衣衛是天子近臣,在那裏任職,哪怕隻是掛一個從五品的閑差,也比其他衙門顯赫得多了。汪直區區一個商人,驟然被授予這樣的要職,令那些熟悉明朝內情的日本商人都為之驚歎不已,甚至有人還露出了懷疑的神情,試探著說:“五峰先生竟能得到貴國皇帝如此青睞,真是難得啊!”

“僥幸,僥幸而已。”汪直說:“諸位先生與汪某相交多年,知道汪某誌不在此,不過是為與官府打交道和辦事求個方便,是以從不輕易將此身份示人。不過,汪某無時敢忘我大明聖天子的浩蕩天恩,賜給的腰牌印信是一直都貼身珍藏著的。”說著,他從懷中掏出了一塊腰牌。

日本漢學本就十分興盛,加之在座的那幾位日本商人時常要與中國商賈打交道,都識得那木製的腰牌上鐫刻的“北鎮撫司”四個鎦金篆文大字,臉上的疑惑之色頓時一掃而光,換上了無限崇敬的神情。

不過,川崎正誠似乎是為了報複汪直方才點破他成為幕府將軍的禦家人之事,半是查問半是取笑著說:“這天底下哪有無本萬利之事?五峰先生的這塊金字招牌,要花不少錢吧?”

按說這樣直率的問話不是待客之道,更不是講究含蓄美的日本人所該有的禮儀,汪直看了他一眼,回答道:“不錯!與川崎先生成為幕府將軍的禦家人一樣,汪某的確使費了不少。”

川崎正誠見汪直如此坦率地承認,更來了興趣,也起了鬥富好勝之心,想與他比上一比,就繼續追問道:“不知多少銀子才能買得這塊金字招牌?”

注1:禦家人——鐮倉幕府時期,幕府將軍與武士之間形成的一種主仆性質的關係。雙方為“禦恩”與“奉公”的關係,將軍承認禦家人自先祖那裏繼承的領地,保障禦家人對領地的完全支配,並根據禦家人的戰功賜予禦家人新的領地。禦家人必須忠實地承擔諸多對於將軍的義務,包括平時輪番服務的京都大番役、鐮倉番役,承擔禦所和寺社營造的費用,戰時率領一族之眾奮勇殺敵等。

注2:公家——指天皇、朝廷和貴族。與公家相對應的是武家,指武士係統的家族和人物,以幕府將軍為首,由將軍、大名、幕臣、藩臣構成幕府體製,把持全國政權,是幕府時期日本的真正統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