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紛亂不堪(1 / 2)

臨來日本之前,汪直專程進京覲見了朱厚熜,由於所要商議的事情屬於絕密,隻有一直參與此事的高拱在場,連禦前辦公廳的另一位協辦、與高拱並稱皇上兩大秘書的嚴世蕃也不得與聞。

君臣三人避門長談一天一夜,深入分析了當今日本的形勢,都認為大明開放海禁之後,佛朗機人勢必要插手獲利不菲的中日貿易,火槍傳入日本就不可避免。既然如此,還不如放棄原定的限製向日本各戰國輸送火槍的計劃,有選擇有控製地販賣給一些戰國大名,讓他們之間的內戰打得更熱鬧一點,在混亂之中尋求一舉製勝的契機;同時,不惜一切代價說服室町幕府奉行閉關鎖國的政策,將日本的對外貿易乃至經濟命脈控製在大明的手中。

要完成這兩大要務,最重要的就是要全麵掌握各戰國的情報。川崎正誠等日本巨商長年周旋於京都達官貴人左右,又有遍布各地的店鋪,自然對那些戰國大名們的情況知之甚詳,即便如此,汪直還是不放心,這才借口販賣洋槍,要派人去他們店鋪之中掛名。其實,販賣洋槍隻是一個幌子,搜集情報才是真正的用意所在。所以,汪直準備派往各地的那些人大多是鎮撫司的專業情報人員--自從大明建立了倭寇戰俘營的第一天起,這些人就開始跟隨戰俘營的倭寇俘虜學習日語和日本禮儀,在東渡日本的船上又經過了強化訓練。同時,朱厚熜還專程派出鎮撫司五太保張明遠、七太保董遠靖和十二太保郭江洪等三位錦衣衛太保跟隨汪直前往日本,主持情報工作,計劃不可謂不周密、行事不可謂不慎重。

汪直已經不動聲色地將川崎正誠等人逐步引入了自己的計劃之中,挑起了話題之後,此時也就不再插話,示意侍女給自己杯中斟滿了清酒,悠閑地小口呷著美酒,聽著他們熱烈地議論各國的情勢。

如今的日本正處在戰火紛飛的戰國時代,各地諸侯相互攻殺,無數割據勢力旋起旋滅,局勢混亂的一塌糊塗。不過,川崎正誠等人說來說去,卻始終還是圍繞著那幾位早就名揚天下的戰國大名,如領有甲斐、信濃等國的武田氏,領有越後、越中、能登、佐渡等國的上杉氏,領有武藏、相模等國的北條氏,領有三河、遠江、駿河等國的今川氏,以及稱霸中國(注1)的毛利氏等人,根本不屑於說到皇上反複叮囑,命他刻意留意的尾張織田氏、三河德川氏,而織田信長、德川家康更是沒有被任何人提及,汪直一邊心中默記,一邊暗自著急,等眾人都大說了一氣之後,他故意感慨地說:“真可謂是‘亂世出英雄’啊!各位大名都並稱一時豪傑,但不知誰才是真正的強者,能一統群雄、號令天下?”

“要說最有希望能一統群雄的,大概還要算是甲斐守護、武田氏的家督武田信玄(注2)。”有人說:“信玄殿下是個難得的兵法天才,十一年前,隻有十五歲的他第一次上陣出戰,就用計斬了敵方大將;五年前,放逐了父親信虎殿下繼任甲斐守護一職;次年就滅亡了諏訪賴重,攻占了信濃一國。至今身經十餘戰還從未敗過,雖說隻有二十六歲,卻已被稱為戰國第一武將,用兵之神大概隻有南北朝時期(注3)的楠木正成(注4)可以與之相提並論。甲斐國中又盛產黃金,他用黃金一手打造起了有‘戰國第一強兵’之稱的甲斐鐵騎,日後一定可以率軍上洛,號令天下。”

“信玄殿下雖說用兵如神、甲斐鐵騎也的確威震天下,可他要上洛,卻不是那麼容易的!”有人立刻反駁道:“甲斐的北邊有越後的上杉氏,西邊有中國的毛利氏,南邊有駿河的今川氏,西邊還有武藏的北條氏,有那四隻餓狼窺測四周,他這隻‘甲斐之虎’又怎敢輕舉妄動,舍棄領地率軍上洛?”

“對啊!”立刻有人附和道:“特別是駿河今川氏,當代家督今川義元是信玄殿下的父親、武田家的前任家督信虎殿下的女婿,五年前被信玄殿下放逐的信虎殿下,就被義元殿下收留在駿河。信玄殿下若是率軍上洛,義元殿下肯定會扶持信玄殿下複位……”

先前說武田信玄要上洛的那個人卻不讚同他們的說法,反駁道:“信虎殿下禦下過分嚴苛,惡貫滿盈,根本就不得人心,家臣們這才擁戴信玄殿下奪了他的家督之位。他想複位,隻怕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再說了,當初如果沒有身為信虎殿下女婿的義元殿下的默許,身為兒子的信玄殿下怎敢放逐親生父親?他們之間早就締結了盟約,義元殿下收留信虎殿下到駿河,其實是在幫著信玄殿下監視著信虎殿下。”

“結盟放逐信虎殿下是一回事,率軍上洛是另一回事,”又有人反駁道:“今川氏領有駿河、遠江兩國,前年又打敗了占據三河的豪族頭領鬆平氏,得到了驍勇善戰的三河武士的效忠,勢力十分強大,或許不等信玄殿下出兵,義元殿下自己就要率軍上洛呢!”

“三河武士也不見得會真心實意地效忠於今川氏。”有人眨著眼睛說:“今川氏、鬆平氏兩家相互攻殺近百年,彼此之間的隔閡比富士山還高,仇恨更比瀨戶內海還深,這是其一;其二,今川氏雖說打敗了鬆平氏,脅迫鬆平氏家主鬆平廣忠將隻有六歲的嫡長子鬆平竹千代送到駿河當人質,可在路上卻被人搶了過去,主使之人大概可以斷定是尾張的織田氏。今川氏不用武力脅迫織田氏交出鬆平竹千代,又怎能驅使忠誠的三河武士替他們賣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