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投其所好(1 / 2)

距離一座豪華府邸的大門口還有十丈遠的巷口,兩頂轎子停了,川崎正誠走了下來,對隨後也跟著下來的汪直說:“五峰先生,鄙人冒昧提醒一句,待會見到管領大人,可要注意禮態啊……”

汪直淡淡地說:“川崎先生,汪某雖是一個趕海的商人,可我大明朝的閣老尚書,也曾有幸見過幾位,略知一點禮數。”

川崎正誠這才想起,如今的這位汪先生已不是昔日那個亦商亦寇的“五峰船主”,而是大明朝鎮撫司從五品的副千戶,忙陪著笑臉說:“失禮,失禮。那就請隨鄙人入府晉見管領大人吧!”

盡管早已送上了兩千貫的見麵禮,征得了幕府管領細川信元的同意,可當兩人走到門口之時,還是被兩個守門的武士擋住了。川崎正誠帶著諂媚的笑容解釋了半天,守門的武士還是傲慢地搖著頭,直到川崎正誠偷偷把兩貫錢塞在他們的手中,他們似乎才相信跟著禦家人前來拜見管領大人的人,不是刺客殺手,而是管領大人同意接見的那位來自大明朝的貴客。

進了院內,就有一位家臣打扮的人迎了上來,川崎正誠忙跪下行禮,口稱“長秀大人”。汪直知道此人正是細川信元手下掌管政所的奉行(注)鬆本長秀,卻沒有下跪,而是隻隨意地拱了拱手。

汪直這麼做,無非是仗著有兩千貫銀錢開道,想裝一裝矜持,擺一擺天朝上國之人的架子。而鬆本長秀一直掌管政所,拿捏著禦用商人的命脈,任他何等的富商大賈,也不敢輕慢於他。因此,看到汪直昂然不跪,臉上立刻蒙上了一層冰霜。但是,他知道細川管領大人看在兩千貫見麵禮的份上,已經推掉了兩撥前來請示政務的家臣,專程騰出時間接見眼前這個傲慢無禮的中國海商,他也不敢私自將汪直趕了出去,就強壓著怒火冷哼一聲,說:“管領大人正在茶室等待兩位,請跟我來吧!”

其時,茶葉引種到日本已近四百年,在日本種植十分普遍,而且,在三百年前,中國的茶道也傳到日本,受到上至天皇、幕府將軍,下至普通商賈、百姓的追捧,到了南北朝至室町幕府時代,茶會頻繁,並已形成一套固定的禮儀,講究“茶室之中人人平等”,象征階層和地位的東西如武士的佩刀、珠寶等俗物都不能帶入茶室。細川信元選擇在茶室接見大明海商,大概是要在遠方的來客麵前表現自己平易近人、禮賢下士之風吧。

對於管領大人如此賞臉,川崎正誠覺得臉上十分光彩,汪直也是喜不自勝,從隨從手中接過了一個偌大的包袱,跟隨著鬆本長秀穿過寬敞的走廊,來到了茶室的門口。

與汪直到過的其他日本貴族、武士的茶室一樣,細川信元家的茶室的門很小,隻有兩尺來高,必須跪著才能進去。門口放著刀架,鬆本長秀解下了腰間的配刀,放在了刀架之上;而川崎正誠也恭恭敬敬地解下了腰間的玉佩。

鬆本長秀見汪直還是抱著那隻大包袱,便譏諷道:“五峰先生或許不知道吧,我們日本人最重視茶道的禮節,帶著俗物進入大人的茶室,是對大人非常失禮的舉動。”

“謝謝奉行大人提醒。”汪直不卑不亢地說:“汪某對貴國的茶道略知一二,也不會帶著俗物褻瀆大人的茶室的。”

“那就好。不過我還是要提醒閣下一句,”鬆本長秀說:“大人對卑賤的人一向很仁慈,但我們這些家臣是不會看著大人受到侮辱的。”

“再次感謝奉行大人善意的提醒,”汪直的臉上還是掛著那份從容和淡定的微笑:“對管領大人的仁慈和奉行大人的忠誠,汪某早有耳聞,大概不會讓管領大人失望。”

鬆本長秀沒能在口舌上討得半分便宜,便狠狠地瞪了汪直一眼,率先跪著進了茶室。

茶室不過三丈見方,除了壁龕和地爐,隻有空空的榻榻迷米,室內裝飾也十分簡單,隻在正中的牆上掛著一張條副,大書一個一尺見方的“和”字,顯得十分清幽古樸。條幅之下擺著一張榻榻米,正中跪坐著一位身材消瘦的老者,黝黑的臉龐,高聳的鼻梁,整齊地梳成一個髻的頭發已經全白了,但在客人進來之時,那雙微微閉著的眼睛突然睜開了,閃出一絲尖利的神光,很快就又垂下了眼簾。

此人便是細川信元,如今日本幕府將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管領大人!

汪直跟著鬆本長秀和川崎正誠跪俯在榻榻米上,行了晉見大禮之後,悄無聲息地將放在膝邊的包袱打了開來,捧出了一長兩方三個紫檀木錦盒。

細川信元再次抬起眼簾,眼神之中流露出一絲厭惡的神色。

汪直仿佛沒有看見主人的不滿,將第一個最小的方形錦盒打開,雙手捧出一隻素色的茶杯,放在了細川信元麵前的矮幾上。

細川信元眯縫著眼睛看過去,那隻薄胎茶杯淡青的底色上有一條紅色的魚在遊動,翹首擺尾,仿佛是暢遊於清波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