齋藤道三沉默了一會兒,感慨地說:“許久沒有和一個真正的商人交談過了,今日與汪先生一晤,竟讓我仿佛回到了往日挑著油擔走街串巷的歲月。汪先生,既然你我如此坦誠相待,我還有一事要拜托汪先生多多關照。”
汪直早就料定,齋藤道三繞了這麼大個圈子,不過是為了試探自己這位來自大明的海商“汪先生”有沒有在戰國亂世渾水摸魚的打算,為接下來的交易做一番鋪墊而已,當即笑道:“殿下所說之事,汪某大致也能猜到幾分。”
“哦,汪先生請講。”
“汪某冒昧猜測,殿下大概是要跟汪某做筆買賣吧?”
齋藤道三說:“不錯。一樁跟南邊有關的大買賣。不知汪先生有沒有興趣?”
“汪某平生素無大誌,專一喜好黃白之物,隻要能賺到錢,怎會沒有興趣?”汪直衝齋藤道三眨眨眼睛,壓低聲音說:“殿下一定聞說了汪某求細川管領代為懇請將軍殿下頒布三條法令之事。實不相瞞,若不是為了那樁大買賣,汪某又何必舍出那樣的血本?!”
“哈哈哈!”齋藤道三笑道:“甫一聽說幕府頒下的那三項禁令乃是受了一位大明海商的請托,我就料定此人必定是個真正的商人,惟有真正的商人,才會有那樣豪爽的氣魄和長遠的眼光,汪先生果然沒有讓我失望啊!”
“彼此,彼此!”
一個戰國大名,一個幕府將軍的禦家人對視一眼,竟同時發出了奸商特有的那種奸詐而得意的笑聲。
笑過之後,齋藤道三說道:“那麼,請汪先生出個價吧!”
“客不壓主,請殿下出價。”
齋藤道三也不客氣,徑直說道:“種子島出來的工匠,每支要一百貫。這個價錢也算是合適了。”
“貴國不產鐵,得不到許多可能用來打製鐵炮的精鐵,那個價錢確實還算公允。不過……”汪直說:“幕府有禁令,種子島出來的那幾個工匠大概也就不敢再公然開作坊、做生意了。再者,我國有句古話,叫‘出朱非正色’;還有句古話,叫‘失之毫厘,謬以千裏’。那種東西是我傳到種子島的,種子島出來的那幾個工匠有多大的本事我很清楚,他們造出的東西我也見過,大概和我從南洋那邊弄來的貨是沒法比的。”
斯時洋槍傳到種子島隻有幾年時間,齋藤道三隻得到了兩三支種子島工匠仿製的鐵炮;而那些一年兩載才能到日本一次的南蠻人並沒有將自己防身用的洋槍作為主要的貿易商品,隻有少數幾個人偷了幾支出來換了特產,自然是千金難求,他費盡心機也沒能弄到一支,自然不知道兩種武器的優劣,聽汪直這麼說之後,忙問道:“哦,願聞其詳。”
“我國有句古話,叫‘王婆賣瓜,自賣自誇’。汪某卻不是那種人,別的我就不多說了,隻說一點:南蠻的洋槍開五槍之後才需要擦拭槍管,種子島工匠造出的鐵炮開上兩槍就要擦拭槍管。”
汪直說的沒錯,因為火藥質量和槍支製造工藝水平的差距,日本工匠仿製的鐵炮確實遠遠不如那些佛朗機人造的火槍。不過,無論是日本人還是佛朗機人更不知道,大明軍隊裝備的火槍由於采用了新式配方製成的黑火藥,雖然還是未能徹底解決火藥在燃燒時總有雜質殘留在藥室,甚至還會堵塞點火的尾銎的問題,但已經比佛朗機人的洋槍更提高了一大步,可以連續發射十次再擦拭槍管。
此外,明軍的火槍已效法佛朗機大炮,裝填采用的是一個個更小型的子銃,雖還不算是後世的子彈那樣成型的定裝彈,但裝填速度已大大提高,加之又采用了後世使火槍正式取代冷兵器登上戰爭舞台,逐漸成為全世界軍隊製式裝備的線形隊列,威力已遠非昔日可比,這也是朱厚熜能夠放心大膽地將洋槍輸送到日本,作為汪直籠絡各位戰國大名的一大利器的根本原因。
不過,輸出這種小規模殺傷性武器畢竟不利於世界和平,也不利於與中國一衣帶水的日本保持武士道精神這一曆史傳統美德,似乎還人為地扭曲了日本戰國時代“物競天擇,優勝劣汰”的生存法則,為此,朱厚熜專門定下了一係列嚴格的出口審批原則,甚至有些原則根本就是互相矛盾,比如其中一大原則是“一視同仁”,即所有的戰國大名都可以在公正、公平的前提下自由競價,價高者優先,所獲得的利潤用以構建日本情報網並維持其運轉;卻在同時,又定下了另外兩條原則,一條叫“有禮有節”,即願意與中國保持睦鄰友好關係的戰國大名優先保證供應,但總計均不得超過兩百支;另一條叫“鋤強扶弱”,即對於勢力強盛、有希望上洛號令天下的戰國大名限額出口,對於實力弱小的小領主、小城主則敞開供應。好在他自己也知道許多規定自相矛盾,就幹脆授權汪直會同鎮撫司三位太保爺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靈活掌握,臨機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