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熜聞之大喜,立刻委派禮部派一名侍郎帶著敕書前往烏斯藏,賜給索南嘉措僧帽、僧衣、佛像、帳房、金印、銀瓶、供器等物,並厚賞哲蚌寺各級僧侶;還派出以前任內閣首輔、現任內閣資政的一品太傅夏言和安國郡主郡馬趙隱為正副欽使的使團趕赴陝西,以前所未有的隆重禮儀和盛大排場將平旺嘉措一行人接到京城。
平旺嘉措等人到京師朝覲之後,朱厚熜仔細詢問了他們與蒙元諸部的往來,得知韃靼首領俺答早就信奉了黃教,並與平旺嘉措頗有私交之後,更是喜出望外,立刻按照明朝對於烏斯藏地區藏傳佛教“多封眾建、經分其勢”的一貫政策,將索南嘉措冊封為“大慈法王”--“法王”是大明朝廷授予藏傳佛教各派首領的最高封號,“大慈法王”更是朝廷於宣宗宣德九年授予黃教第二代活佛釋迦也失的封號,以此冊封索南嘉措,顯然是明確表示朝廷已經承認了哲蚌寺及索南嘉措在黃教中的領袖地位。
這且不說,平旺嘉措等四大高僧也被冊封為次一等的“王”,分別授予“護教王”、“闡化王”、“闡教王”、“輔教王”的封號;連隨行的那四十五名中級僧侶也被分別授予國師、禪師等各級封號,從頭上的僧帽到身上的僧衣,連同腳上的鞋襪,賞賜惟恐不厚,令黃教諸僧感激涕零而又誠惶誠恐。
平旺嘉措雖是久居西藏的世外高僧,卻也知道“禮下於士,必有求於人”的俗世常理,當他得知朝廷如此優撫厚待乃是有意要讓他們入蒙傳教以羈縻蒙元各部,當即慷慨表示願為朝廷做馬前卒,遠赴塞外弘揚佛法,教化愚民。朱厚熜求之不得,但為了穩妥起見,他還是先派出欽使,攜帶朝廷敕令和平旺嘉措的親筆書信前往韃靼,與俺答商議黃教高僧入蒙傳教一事。
明朝許開馬市之後,蒙古各部,尤其是享受到了特殊優惠政策的韃靼俺答部從中得到了頗多好處,邊民墾田塞中,部眾牧馬塞外,都不願再起刀兵;加之明軍薊鎮、遼東兩大軍鎮如今正在加緊圍剿盤踞東北的兀良哈三衛和土蠻部,戰事進展頗為順利,犁庭掃穴也就是一半年的事情了,在解決了東北邊患之後,明軍又該向何處用兵,令蒙古其他各部十分畏懼。如今明朝主動提出要送黃教高僧前來傳教,不言而喻是要與各部交好。俺答很識趣地欣然同意了明朝的建議,派出二王子黃台吉前來迎接黃教高僧。
嘉靖二十七年十一月初六,朱厚熜親率朝廷文武大員將迫不及待要入蒙的平旺嘉措等黃教高僧,以及朝廷專門派出護送的五軍都督府及禮部有司官員送至古北口,賜酒壯行,並一直矗立在長城之上,目送著肩負著漢蒙兩族結盟修好重要使命的一大隊人馬頂風冒雪,漸行漸遠。
此刻風雪越發地大了,團團片片的碎玉瓊花從天空中飛舞而下,撲向廣袤無垠的大地上,時而象狂浪飛濺,帶著摧枯拉朽之勢砸向厚厚的長城;時而又似疾箭一樣卷地而起撲麵而來;時而又卷成雪柱兒旋轉著舞動著,肆無忌憚地互相追逐著。霰霧迷蒙間,山天界限都不甚分明,坦坦蕩蕩浩浩渺渺浸在萬花狂翔的宇宙中,象一塊碩大無朋的美玉直抵天穹……
麵對壯麗如斯的美景,朱厚熜覺得有股難以壓抑的激情洋溢在胸中,不禁高聲吟哦道:
“千裏冰封,萬裏雪飄。看長城內外,唯餘莽莽,大河上下,山舞銀蛇,原馳蠟像。待日出,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隻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