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知人善任(2 / 2)

當初京師抗韃靼,戚繼光率營團軍騎營出城遊擊,皇上賜下了“敵進我退,敵駐我擾”八字箴言;其後俞大猷率江南遊擊軍南下平叛,皇上又賜下了“敵疲我打,敵退我追”八字箴言。如今這十六字要訣,連同皇上後來形象描述遊擊戰的三句話“肥的拖瘦,瘦的拖垮,垮的拖死”,已成為明軍遊擊戰的不二法門,無論是總參謀部的參謀,還是禁軍講武堂的教官,越研究越覺得皇上這十六字要訣和三句描述字字珠璣,一字也不容改易。如今皇上又要賜給自己八字箴言,豈能不令俞大猷喜出望外,趕緊跪了下來:“請皇上示下。”

朱厚熜將他扶了起來:“誌輔,朕早就頒旨,軍中將士但有甲胄在身,哪怕見朕,也隻以舉手為禮,你這軍長要為全軍將士做一表率,怎麼又行跪拜大禮?朕且饒你這一次,日後再犯,定罰不饒!”

待俞大猷起身,臉上露出汗顏的表情之後,朱厚熜才緩緩地說:“朕告訴你,這四個字是‘圍城打援’。”

操練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經典戰術,他有心要講幾個戰例,可是,解放戰爭那麼多的經典戰例都無法說給明朝人聽,想在明朝之前的曆史上找戰例吧,又擔心自己麵對的是大明軍中數一數二的軍事奇才,若是說得驢唇不對馬嘴,豈不貽笑大方?便裝出一副謙虛而又高深莫測的樣子,拈著胡須笑道:“嗬嗬,行軍打仗,朕可是個門外漢,隻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就無法給你詳加解釋了。但以你誌輔之才,朕倒也不必多此一舉。”

“‘圍城打援’?”俞大猷在心中品味許久,感慨地說:“皇上聖明!這四字箴言確為取勝之良策!”

接著,他又說道:“請皇上恕微臣直言,大同兵多將廣,城高溝深,此次演習又無法使用火炮槍彈,如何能戰而勝之,實在令微臣與劉軍門甚是頭疼,私下裏商議多次也不得其法。如今皇上賜下這四字箴言,有如醍醐貫頂,令微臣茅塞頓開。惟是……惟是……”

說到這裏,俞大猷的臉上露出了為難的神色,欲言又止。

“惟是什麼?指揮千軍萬馬之人,吞吞吐吐的連個話也說不清楚,兩軍對壘的殺伐果斷,還有演武場上那股子要吃人的狠勁兒都哪兒去了?朕真是後悔當初那麼賞識你,將我大明天下第一軍交給你來掌!”

笑罵之後,朱厚熜正色說道:“朕知道你在顧慮什麼,不就是總參謀部擬定的演習方案上隻規定你們攻打大同,並沒有給你們其他作戰任務嘛!你是國朝不世出的大將之才,難道不知道‘兵無常勢,水無常形’的道理?是故朕當初在審閱總參謀部上報的演習方案之時,一沒有讓總參謀部限定你們兩軍的活動區域;二沒有讓他們限定你們的戰術動作;三沒有設立藍軍司令部,就是不想束縛你和劉軍長的手腳。要知道,你們藍軍扮演的是北虜的角色,蒙古各部可未必就聽我大明總參謀部的指令;再者說了,戰場之上,局勢瞬息萬變,戰機稍縱即逝,就算是我明軍,也來不及請示總參謀部啊!”

看著若有所思的俞大猷,他又補充說道:“這是有史以來首次大規模的軍事演習,既無舊例可循,也無成規束縛,如何能讓此次演習最大限度地貼近實戰,不但充分展示我們明軍的戰力,還能充分暴露各軍存在的問題,能讓朕那兩百多萬的錢糧花得值,就看你和劉軍長能否扮演好你們的角色,為大同軍、宣府軍扮演好這個假想敵了。要知道,無論是英宗正統年間的瓦刺、還有前幾年的韃靼,都不傻!人家蒙古鐵騎機動性強,可以從我大明北部數千裏的邊境上任何一點發起攻擊,誰會帶兵去攻打大同城?你們可不能比敵人傻啊!”

俞大猷激動不已:“皇上聖心深遠,微臣定當謹尊聖諭。待微臣與劉軍門商議之後,擬出作戰方案上呈禦覽。”

朱厚熜笑道:“嗬嗬,這就不必了。朕方才說過,行軍打仗,朕可是個門外漢,怎能隨意對你二人的臨戰指揮指手畫腳?再者,到了大同,朕就要作壁上觀,等著看你們的精彩表演了,提前給朕揭曉謎底,到時豈不了無趣味?”

接著,他拍拍俞大猷的肩膀:“誌輔,你是朕一直看好的人。不必顧慮什麼,盡管放手去打,演習中暴露出的問題,總比在實戰中暴露出來好!總之一句話,可要對得起我大明百姓繳納的兩百萬錢糧賦稅,不能把朕辛辛苦苦組織的這次演習搞成了‘演戲’!”

看著俞大猷興衝衝地出了大帳,打馬就朝著禁軍第二軍劉鼎望的駐地奔去,朱厚熜心中很是得意:這次軍事演習,大概要比預想的還要精彩的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