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朱厚熜的心裏也很矛盾,一方麵,他惟願藍軍能盡全力扮演好假想敵的角色,以一場酣暢淋漓的勝利展示新式軍製的效能,並將大同、宣府兩大邊軍存在的問題充分暴露出來,給全軍將士敲響警鍾;另一方麵,卻又擔心第一軍真要象砍瓜切菜一般把宣府軍全殲,也未必就是一件好事情,往往輸的太快就不知道到底是怎麼輸的,不但問題無法充分暴露,大同、宣府兩大邊軍或許還會心中不服。因此,聽到王崇古說宣府軍還有救之後,朱厚熜頗為高興,忙讓他細細說來。
王崇古認為,第一軍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又占了先手之利,依照宣府軍自己的力量,斷無突圍之力。不過,此次宣府軍馳援大同,出動的兵力約五萬人,而第一軍隻有區區六萬人,要想吃掉宣府軍也絕非易事。因此,在沙盤推演的過程中,他就提出了一個作戰方案:大同軍調集全部騎兵及精銳步卒,組建一個攻擊集群,向牤牛嶺、赤山、榆楊口一線攻擊前進,接應宣府軍突破第一軍的包圍圈。即便大同軍不能順利打開一條通道救出宣府軍,兩軍東西對進、傾力攻擊,也能給第一軍帶來很大的壓力,打亂第一軍的作戰部署,使其不能按照原定計劃圍殲宣府軍。隻要被包圍的宣府軍能支撐三天以上,已按照演習方案出動的禁軍第三軍便會趕到,紅軍三大主力就能形成對設伏的第一軍反包圍之勢,到那個時候,第一軍就得趕緊想辦法自求脫身。
聽完王崇古的作戰計劃,朱厚熜讚不絕口:“不錯,不錯!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王崇古的這一方案就可以稱得上是胸懷全局,氣魄宏大。朕雖不通曉軍事,卻也知道這是紅軍目前敗中求勝的唯一辦法。”
接著,他又笑道:“兵法有雲‘十則圍之’,俞大猷六萬人就想一口吃掉宣府軍,這本身就是一鍋夾生飯,也不是那麼好吃的!他到底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還是能演出一場孟良崮戰役‘黑虎掏心’的好戲,我們就拭目以待吧。”
楊博對軍事浸淫多年,古往今來有名的戰例無所不知,還能在地圖或沙盤上推演那些經典戰例的進程,分析對戰雙方指揮上的得失,時常贏得手下那幫年輕的作戰參謀一片驚歎之聲,但他卻從未聽說過什麼“孟良崮戰役”,有心要向皇上請教,卻又知道此刻並不是說這種無關痛癢的小事的時候,見皇上並不明顯偏袒第一軍,便試探著說:“皇上,總參謀部可否將這一方案通報給大同軍方麵,供他們參詳酌定?”
朱厚熜一哂:“什麼參詳酌定?各軍用兵方略都要報經你們總參謀部審定才能施行,你們擬定的作戰方案,他們是理解的要執行,不理解的也要執行。你楊惟約想放水就直說好了,何必遮遮掩掩的?”
楊博汗顏一笑:“回皇上,根據皇上欽定我總參謀部之職權,為各軍通報敵情、提供作戰方案,正是臣等職責所在……”
朱厚熜笑道:“嗬嗬,你楊惟約也學會反過來將朕的軍了啊!你心裏的那點小九九朕清楚的很,不就是擔心俞大猷大勝,有人會說你偏袒自己的老部隊嗎?你就不怕第一軍的袍澤在背後罵你楊惟約人一闊,臉就變,當上總長就忘了娘家人?”
揶揄了楊博兩句,他又說:“要通報敵情、提供作戰方案也不是不可以,但你總參謀部可是我大明的總參謀部,不是大同軍的參謀部,你楊惟約又是演習導演部的副總導演,就得一碗水端平了,把你們的方案同時通報藍軍。”
楊博的臉上頓時浮現出了尷尬之色:將作戰方案通報給藍軍?虧你皇上想得出來!俞大猷能適時調整兵力部署倒沒有什麼,堵在大同城外的第二軍劉鼎望部能輕易地放大同軍出援?大同軍背靠堅城尚且難擋禁軍虎狼之師,若是出城野戰,隻怕頃刻就會全軍崩潰。前來馳援大同的宣府軍被第一軍伏擊;前去救援宣府軍的大同軍再遭到第二軍的伏擊,紅軍就絲毫沒有還手之力了!
不過,朱厚熜自己卻又覺得楊博的建議也不無道理,至少能使演習變得更精彩,朝廷幾百萬錢糧的費用花得更值,因此,他又笑道:“也罷,是朕不守規矩,著令俞大猷不必拘泥於演習方案在先;如今就隻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權當是你們總參謀部判斷出宣府軍有被伏擊的危險,通知各軍預做相應防備好了。”
楊博喜出望外,忙吩咐道:“王崇古,你速去大同軍司令部,將你的作戰方案告知他們,讓他們立即著手部署實施。並讓他們另派出一隊飛騎,通知已銜命出發的第三軍加快進軍速度,務必於三日內抵達榆楊口一線,與大同軍一道發起向心攻擊,給第一軍來個東西夾擊,中央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