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亦不刺這樣指桑罵槐,伊克哈屯再也坐不下去了,忿忿然地站了起來,厲聲說:“亦不刺,你知不知道,玉蘇就是擔心你這樣,才答應嫁給大明皇帝的!你若是還是這樣蠻不講理,以後就別叫我額吉,我也沒有你這個兒子!”
亦不刺倔強地不肯認錯,他的母親朝倫卻擔心兒子觸怒了汗王,忙賠著笑臉說:“大妃,玉蘇既然已經同意了,就請你代為轉告汗王。玉蘇一直拿你們當父汗和額吉看,她的婚事還請你們多費心。”
伊克哈屯的臉上勉強擠出了一絲笑容,說:“我剛才就說過,翁吉亦惕部和我們土默特部是一家人,玉蘇的喜事就是我們整個土默特部的喜事,汗王和我當然要傾盡全力,在各部王公貴族麵前給玉蘇辦一個風風光光的婚禮。”
說完之後,伊克哈屯就起身告辭。不過,就要出帳門時,伊克哈屯又停住了腳步,冷冷地說:“亦不刺,你不認我做額吉也罷,但我還是要勸你一句,不做親是兩家人,做了親就是一家人了,不要一口一個‘蠻子’的,讓別人聽到了,對你不好,對玉蘇更不好!”
亦不刺悶聲應道:“知道了。”
伊克哈屯走後,亦不刺又再三追問,無論是玉蘇還是母親,都不再說話,隻是抱頭痛哭,朝倫還不時地將怨恨的目光投向自己,亦不刺又急又氣,憤然而去。
幾乎是在一夜之間,大明皇帝要迎娶草原上的明珠、翁吉亦惕部的第一美女玉蘇的消息就傳遍了整個土默特部,也傳到了前來參加那達慕大會的各部王公的耳中。隨即,薩滿教教主呼圖出公開宣布,他親眼看見一隻美麗的五色瑞鳥飛進了明軍的大營之中,發出了唱歌一般悅耳動聽的鳴啼之聲,象是在說:“漢蒙兩族永為至親。”
所有的蒙古人都相信這麼一個傳說:遠古時代,被稱為“蒙兀室韋”的遠祖聖人得到了長生天的指示,化鐵熔山,衝破天塹阻隔,率領部眾走出額爾古涅昆的崇山峻嶺,伐木結筏,殺羊做囊,渡過波濤洶湧的額爾古納河,在長生天的保佑下,克服了重重困難,終於來到了長生天賜給蒙古人的遼闊而又富饒的大草原,從此過上了富庶的生活。自此,蒙古各部都奉長生天為唯一的真神,各部民眾,尤其是各部的普通民眾也都尊奉侍奉長生天的薩滿教,薩滿教的教主更是被視為長生天在人間的使者,在篤信長生天的樸素而虔誠的草原人的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威望。沒有人敢置疑一位可以自由往來於天地之間,並能直接與長生天交流的薩滿教教主。因此,他們都對呼圖出所說的話深信不疑,相信這是長生天在祝福大明皇帝與玉蘇姑娘之間的這段美好的姻緣,無不為之歡欣雀躍。即便是那些暗戀著玉蘇,因而不滿大明皇帝如此輕而易舉地摘走草原上的月亮的年輕人們,也都相信了這是“天意使然”,隻能暗自抱怨自己沒有那個福分,能將玉蘇姑娘接到自己的帳房之中。
為了替尊貴的大明皇帝和美麗的玉蘇姑娘的婚事選擇一個黃道吉日,呼圖出親自主持了盛大的祭祀祈福儀式,在土默特部全體部民和各部王公貴族麵前,他閉目靜坐,虔誠地與長生天進行心靈上的交流,接受和領悟神的旨意。所有的人都屏息凝視,等待著長生天賜下神喻。
過了大約半個時辰,呼圖出從天上回到了人間,睜開那雙空靈徹透,能看穿天地輪回和世道人心的雙眼,威嚴地掃視著所有等待天恩垂賜的子民;他的聲音同樣空靈徹透且玄機無限,象馬頭琴琴弦上拖顫而出的尾音,把每個字都清晰地送入人們的心扉:“長生天曉諭蒙古部忠實的信徒們:尊貴的大明皇帝與美麗的草原姑娘的聯姻,將給草原帶來永久的和平和幸福!六月初三正是最合適的日子,長生天祝福他們!”
與此同時,剛剛傳入土默特部,卻因主張生死輪回、善惡相報,鼓吹今生尊佛積善,來世可以修成正果,並宣稱諾顏(蒙古貴族)就是前生行善而轉生成正主的,與“神”的地位相等;而普通部民之所以受貧受欺,同樣也是前世行為之果,因作惡而在今生得到了惡報等學說而在土默特上層貴族中悄然興起的黃教也開始舉辦盛大的法會,為尊貴的大明皇帝與美麗的玉蘇姑娘的婚姻祈福。“九”為至尊之數,因此,這場法會要持續整整九九八十一天,明朝和土默特部供奉的酥油裝了滿滿的五十大缸,布施的香火錢更是足夠在古豐州修建一座喇嘛廟,讓各部汗王和民眾不禁對這個新近傳入的教派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