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大明騎軍(1 / 2)

蒙蒙細雨中,數百名明軍騎兵一邊緩緩地策馬前行,一邊警惕地注視著四周。

自古以來,中原就不產良馬,明軍所需戰馬都通過與蒙古各部和烏斯藏等外番互市交易所得,數量有限,無法大量裝備全軍。即便號稱“天下第一強兵”,並得到皇上格外青睞的禁軍第一軍,也隻有一個獨立騎兵團的編製,編入混成旅的是獨立騎兵團的第一營。雖是一個加強營的編製,有一千二百餘人,由於要分成兩路,分別警戒大軍的前後。因此,這一部分前出主力兩三裏之外偵察敵情的騎兵隻有六百餘人,由騎一營營長張五哥帶隊。

仔細觀察這隊騎兵,可以很明顯地看到,六百多人的表情分成了截然不同的兩種:

第一種是從營長張五哥到各連排長等各級軍官,還有大部分的兵士,他們的臉龐著都泛著紅光,眼睛裏也閃爍著興奮的光芒,似乎對即將到來的大戰無比期待。

這些人都是出身第一軍獨立騎兵團的前身--營團軍騎營的老兵,比之第一軍其他出身於營團軍的部曲,他們太需要一場過硬的勝仗來為自己和騎營正名了!

五年前的北京保衛戰中,騎營在戚繼光的帶領下出城遊擊,以三千人一戰殲滅了為韃靼征糧打草的叛賊仇鸞的五千兵馬,解救數千被擄掠的百姓,可謂戰功卓著。可惜在那一戰中,初次登場亮相的神機營火槍隊和神龍炮隊大出風頭,光芒掩蓋了其他所有部曲,加之對手是叛匪,而不是韃靼鐵騎,騎營的功勳也就不那麼奪目耀眼了。

四年前的江南平叛之役,平叛軍以營團軍為先鋒,騎營一路銜尾追擊,攻占城池、俘獲叛軍數目為全軍第一,可惜在營團軍內部,人們津津樂道的是前軍曹聞道所部力劈堅城徐州之戰,都認為此戰之後,也隻有強渡長江天塹之戰可以稱得上是一場大戰。其他時候,叛軍不是開關請降,就是聞風而逃,不但無法與這兩場激戰相提並論,甚至都算不上是打仗,隻是走路和接收而已,而騎營仗著自己有四條腿,當然要比其他各部占便宜,甚至還說,若是這樣都撈不到戰功,他們趕緊買塊豆腐撞死得了。

軍中袍澤如此輕視、貶低自己的功績,令騎營上下好不憋氣,但要說其他人嫉妒他們的戰功,連他們自己都覺得底氣不足。

今日吹號起床之後,營長張五哥將各連連長叫去議事。回來之後,各連連長滿臉都是掩飾不住的欣喜之色,有些心眼活泛的老兵就開始猜測,一定是有什麼好事。果不其然,各連連長隨後就召集全連的人訓話,於是,所有的人都知道了。那些班排長和出身於營團軍的老兵們頓時沸騰起來:關在營裏操練了兩年多,大顯身手的時候終於來了!奶奶的,都說我們騎營仗著自己有四條腿,隻會搶肉吃,不能啃骨頭,今天讓你們看看,我們騎營也沒有孬種!

與他們不同的是,隊伍中的另一部分人臉色有些蒼白,嘴角緊緊地抿在一起,時不時地還抽搐一下,顯示出心裏是何等的緊張。

這些人是明軍整編之後,由被撤裁衛所補充到第一軍的。

當初禁軍按照新式軍製整編,營團軍整編為禁軍第一軍,朱厚熜著令俞大猷從第一軍中抽調部分有作戰經驗的軍官士兵補充到其他各軍,美其名曰“將營團軍先進的練兵方法和不怕流血、不怕犧牲,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的頑強精神傳到大明每一個軍營”。

這固然是皇上格外看重營團軍的無上榮耀,卻不可避免地削弱了第一軍的戰鬥力。俞大猷仰仗自己是皇上的心腹愛將,拉著如今已身居機樞重地禦前辦公廳的天子近臣、營團軍前任監軍高拱找皇帝說情,希望能說服皇帝收回成命,卻被朱厚熜斥責為不識大體,還講了許多“身為大明軍人,就要服從命令聽指揮,不能講價錢提條件;要搞五湖四海,不能拉山頭講派係,更不能把軍隊視為自己的私產,搞成針插不入、水潑不進的獨立王國!”諸如此類的大道理。皇上把話說得如此之重,俞大猷冷汗潺潺而出,不但乖乖地執行命令,即便是和自己最貼心的部屬私下裏交談,也不敢再流露出半分不滿。

不過,皇上還是對第一軍格外開恩,準許他們在被撤裁衛所優先挑選年富力強、體格健壯的兵士補充缺額。但是,其中大部分人沒有參加過五年前的北京保衛戰和四年前的江南平叛之役,沒有經曆戰火的洗禮,第一次參加戰鬥難免會緊張,甚至,他們的心中不由得產生了強烈的恐懼:以我們五千人對付上萬蒙古人,能行嗎?

也難怪他們會這麼想,以往明軍與蒙古鐵騎交手,從來都是以多打少,千把號的蒙古人入境剽掠,明軍就要出動萬人大軍迎擊,自損三千,殺敵八百就已經算是一場十分了不起的大勝了,如今兵力處於劣勢,能打得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