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戰鬥準備(1 / 2)

與此同時,兩三裏外的明軍本陣之中,混成旅的戰車營、炮兵營、步兵團正嚴格按照當初操練的戰法,緊張而有序地展開戰鬥隊形,布設防禦陣地。

戰車營共計有戰車三百五十輛,其中一百輛是重型戰車,裝備著輕型神龍炮;二百五十輛是輕型戰車,裝備著佛朗機輕炮。

與五年前的北京保衛戰中大顯神威的神龍炮一樣,重型戰車上裝備的輕型神龍炮是一種直瞄霰彈炮,由於不再過於追求射程和殺傷半徑,炮體減輕了不少,可以裝在特別加固的戰車上,用騾馬牽引,炮彈也采用了定裝開花彈,以撞針擊發。而輕型戰車上的佛朗機輕炮是明軍仿製的一種子母銃,每一門炮配置十發子銃,故得名曰“百出佛朗機”,威力當然不如皇上“夢得神授”的神龍炮係列火器。但是,受限於當前科技及生產水平低下,兵工總署無法大量生產剛剛定型的輕型神龍炮,本著“能拔膿就是好膏藥”的原則,就把這種百出佛朗機安裝在了輕型戰車上,以數量彌補質量的不足。不過,兵工總署軍器局還是進行了一些技術革新,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拋棄了原來的火門點火方式,在炮聲上安裝了燧輪裝置,兵士拉動炮繩,燧輪在炮繩的牽引下迅速轉動,擦出一串火花,引燃火藥,發射子銃,克服了風雨對火器發射的影響。

根據皇上的聖諭,這兩種裝載在戰車上的火炮要實現小型化、輕型化的目標,所犧牲的射程和殺傷力就由軍屬炮兵團裝備的重型神龍炮來彌補。這種重型神龍炮,也已不是當年德勝門下橫空出世的那種鐵胎銅膽、重逾千斤的粗笨家夥,而是明軍統一炮製之後研發的第一代曲射短管炮,皇上賜名曰“榴彈炮”,至於為何要以之為名當然無人知曉,大家都認為是皇上在夢中得到神諭所示。炮身安裝了木製箍有鐵圈的寬輻車輪,行軍之時用騾馬牽引,打仗之時一個炮班十一個人就可以推動。此外,由於火帽和雷管的發明,這種新式神龍炮連燧輪點火發射的工藝都棄而不用,而是采用了拉繩牽引撞針擊發火帽進行發射的方式,射速自然大大提高。軍屬炮兵團一個加強營的二十五門重型神龍炮編入了混成旅,一次齊射能覆蓋方圓五裏的範圍,火力強度令從電視上見識過二十一世紀軍事表演的朱厚熜也歎為觀止。

此刻,炮團團長田誌誠高聲喊著號子,跟炮手們一起,正將一門重型神龍炮推向炮位。他是一位出身於兵工總署軍器局的老炮手,五年前的北京保衛戰中,他率領神龍炮隊在德勝門下立下了赫赫戰功,成為全軍矚目、天下聞名的“炮神”,敘功被提拔為正千戶,前年整編,禁軍第一軍將營團軍神機營擴編,組建起了軍屬炮兵團,俞大猷通過高拱,硬把他挖到第一軍來任職。其後第一軍又組建混成旅,將炮兵團裝備著重型神龍炮的一營編入混成旅,田誌誠玩了一輩子的大炮,對這種此前連想都想不到的新式火炮當然愛若至寶,就毫不客氣地以團長身份親自兼任了炮一營營長。

田誌誠一邊喘著粗氣,奮力推動著大炮,一邊罵罵咧咧地說:“奶奶的!真以為下雨老子們就收拾不了你們這些狗韃子了!皇上金口禦封咱們炮兵是戰爭之神,別說是刮風下雨,哪怕天下下刀子,收拾不了你們這些狗韃子,老子田字倒過來寫!”

手下的一名兵士“撲哧”一聲笑了:“團長,你田字倒寫正寫還不都是一樣啊……”

田誌誠嚷嚷著說:“你個小兔崽子,還敢拿本團長尋開心,看老子怎麼收拾你!”接著,又朝著另外一個兵士喊道:“那誰誰,有你那樣支炮架的嗎?跟你說了多少遍了,45度角打得最遠,你他娘的夜校白上了,打完了這一仗,乖乖給老子回鍋補課去!還有你們這些兔崽子們,都他娘的給老子快一點,手腳這麼不利索,吃屎都搶不到熱乎的!”

跟田誌誠一樣,各部的軍官將佐都在不停地催促著本部兵士加快速度,其實這完全是多此一舉,不必他們催促,每一名兵士都知道,隻有自己快點,再快點,趕緊完成戰鬥準備,騎營的弟兄們才能早一點撤離殺戮的戰場,不必與數倍於己的敵人血肉相搏。

雖然還沒有能列為明軍正規編製,但混成旅作為俞大猷極力倡導、皇上也大力支持的新型試驗部隊,戰術演練進行了無數次,各部曲的任務和相互之間的配合相當的嫻熟,因此,戰鬥打響之後,作為全軍主帥的俞大猷反而無事可做,此刻的他正陪著朱厚熜站在一輛大車的廂頂之上,手持望遠鏡,緊張地注視著前方正在發生的那場激烈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