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激戰南洋(四)(1 / 2)

原來,這正是徐海在給朝廷獻上“關門打狗”的破敵之策的同時,向朝廷提出的與佛朗機艦隊海上作戰的戰術要點--舍棄艦首主炮,改以側舷迎敵。

這一戰術,原本是海戰之大忌。側舷火炮數量雖多,威力卻遠不如艦首主炮,除非接舷交戰或陷入重圍,否則隻能傷人,很難傷到戰艦堅固的船體。可是,在與佛朗機海軍戰艦交手時,徐海發現,即便是他們的艦首主炮,射程和威力也不及自己戰艦安放在側舷的那五門禦製神龍炮,那麼,在他們的射程之外,以側舷火炮齊射,憑借著數量上的優勢進行突然襲擊,勢必能取得不俗的戰果。

為了取得戰術上的突然性,在前後三次的激戰之中,無論局勢多麼危急,徐海也一直雪藏側舷的火炮,隻以艦首主炮迎敵,麻痹佛朗機人。而東海艦隊南路巡防艦隊不折不扣地執行了他所提出的這一戰術,一次齊射就擊傷了多艘敵艦,其中三艘更被重創,已基本喪失了戰鬥力。

不但如此,徐海更從的這次齊射之中,南路巡防艦隊五艘主力戰艦側舷噴射出的火光數量判斷出,南路巡防分艦隊的主力戰艦都增加了側舷火炮的數量,由原來的五門增加到了十門--這可不是簡單的火炮數量上的增加,為了確保戰船航行和作戰的安全,不但要重新均衡分布重量;還要加固側舷和安置炮座的甲板。馳援而來的南路巡防分艦隊在這麼短的時間裏就完成了戰艦的改造,隻說明了一個問題--皇上在接到自己獻上的破敵之策之後,幾乎沒有絲毫的猶豫便全盤接受並責令東海艦隊付諸實施。這是對自己何等的信任!

不過,徐海卻不知道,朱厚熜的這份信任,可不僅僅是對於他個人--一場關乎國運的大海戰的勝負,也不能維係在某個人的忠誠之上;而是出於對當前大明軍事科技水平的自信--有人類科學技術長達五個世紀的發展做積澱,在歐洲列強還沒有統一炮製,還在用黑火藥發射拳頭大小的鐵丸子鉛彈子的這個時代,朱厚熜已經把後裝填的榴彈炮、霰彈炮操練了出來,從某些方麵來說,與其說他這位穿越回來的冒牌皇帝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偉人,倒不如說他已是高翔於雲端、傲視眾生的半神!

“滿帆,切斜角,二打一。”東海艦隊南路巡防分艦隊的旗艦上迅速升起一排彩旗。占了便宜的五艘主力戰艦猛然加速,同時轉舵調整航向,改以正麵迎敵,在水麵上畫了道道漂亮的水線,一邊斜對著佛朗機人艦隊疾馳前進,一邊開炮轟擊--海麵上刮著強勁的東南風,大明戰艦正在飛速地接近敵艦,再以側舷迎敵,一旦進入敵艦火炮射程之內,那就等若是拿船身去硬碰佛朗機人的炮彈,盡管船體外覆鐵皮,這樣的舉動也實在太過冒險了。

很快,兩支艦隊都進入了彼此的射程範圍之內,不停地發炮轟擊,海麵上黑煙彌漫,炮聲震耳欲聾。這樣大規模的海戰,令已經躲在一旁的徐海船隊的那些殺人不眨眼的海盜們都不寒而栗,漸漸明白了大當家徐海為何要那樣費盡心思想求得朝廷“招安”。

大明海軍主力戰艦的側舷火炮威力尚且超過了佛朗機人的戰艦,艦首主炮就更是威力驚人。有了先前徐海船隊與佛朗機艦隊交手的火力偵察和徐海的戰術提示,南路巡防分艦隊的指揮官將火炮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而且,大明戰艦之間的配合也極為嫻熟,每一次轟擊都有兩艘到三艘同時開火,集中力量打擊佛朗機艦隊的同一艘戰艦。十來發炮彈一起砸來,往往能將一艘五桅大戰船直接擊沉。

盡管隻是成軍不到數年,此前從未經曆過如此大規模海戰的一支新軍,一邊倒的火力優勢,讓大明海軍將士們越打越從容,越打越有底氣。隨著距離的接近,原來不到十分之一的命中率大為提高,幾乎每一次齊射,都有敵艦中彈。陣陣轟鳴聲中,一艘又一艘敵艦被擊中起火或傾覆。不到一盞茶的功夫,海麵上已經布滿了斷桅、殘帆,以及掙紮著哭喊救命的水手。那些都是屬於佛朗機侵略者的,大明海軍東海艦隊南路巡防分艦隊五艘主力戰艦雖說也吃了幾發炮彈,船首出現了碗口大小的破洞,炮位上的炮手也出現了傷亡,但立刻就有醫護兵衝上炮位,將傷者拖回艙內救治,新的炮手遞補上來,使炮擊隻停頓了短短的一瞬。其他的水手則忙著修補戰船,每個人都各司其職,有條不紊地忙碌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