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裏應外合(1 / 2)

第一百四十六章 裏應外合

同樣是冒犯天朝盛威,招致天朝興師吊民伐罪;同樣是國主不賢而王叔深孚眾望,真是無獨有偶。推彼及此,蘇加瓦蒂不難得出一個令自己顫栗不已的結論:難道說,明朝皇帝有意要以我取代拉坎都拉?

或許是不敢相信自己有錫蘭國王邪把乃那那麼好的運氣,蘇加瓦蒂拚命壓抑住了內心的狂瀾,結結巴巴地問道:“這……這麼說,貴國皇帝有意要保全敝國王室?”

趙隱依舊是一副平淡的口吻:“上古仁義之國,無不以‘繼絕世、興滅國’為己任。而我大明素來懷仁義以化遠人,隻要貴國王室能幡然悔悟、誠心歸順;並嚴懲凶頑、義助王師討伐夷人,我大明未嚐想要更立貴國王室。”

蘇加瓦蒂漢學造詣有限,未能懂得“繼絕世、興滅國”到底是什麼意思,但趙隱那句“我大明未嚐想要更立貴國王室”這句話卻聽懂了,加之前麵趙隱曾明白無誤地說過,大明皇帝認為“拉坎都拉罪無可恕”;那麼,隻要自己真的做到大明欽使所說的“幡然悔悟、誠心歸順;並嚴懲凶頑、義助王師討伐夷人”,以自己在王族的輩分和呂宋王國臣民心中的威望,受天朝冊封為王便指日可待了……

但凡熟知曆史掌故又明白事理之人,都不會懷疑大明王朝的誠意--天朝上國絕非佛朗機人那樣的凶殘貪婪之輩,不會強占別國土地,建立什麼總督府,欺淩奴役當地土著居民。也正因如此,並不知道自己已經被皇上內定為大明南洋宣慰欽使的趙隱,依然可以放心大膽地擺出大明欽使的口吻,與蘇加瓦蒂談論廢除拉坎都拉、另立新君一事。

接下來的會談,已經不象是大明欽使和呂宋王國王公商議兩國議和或是呂宋向大明認罪乞降的條件,倒更象是大明王朝安插在呂宋王國的內線在向朝廷欽差大人稟報自己所搜集到的佛朗機艦隊和呂宋王國軍事情報,獻上營救榮王千歲的行動計劃。

有了蘇加瓦蒂和眾多與他心有戚戚的呂宋王公大臣們的暗中幫助,一直困擾大明王朝鎮撫司秘密行動組的諸多難題迎刃而解--蘇加瓦蒂的兒子瓦路西安是負責掌管呂宋王國天牢的官員,榮王朱載昀正是由他負責看押!他不但親手繪製出了詳細的王城、天牢直至囚禁榮王千歲的牢房的地圖,還與隨即被專程請來的鎮撫司兩位名滿天下的太保爺高鎮東、謝宇翔仔細地討論了營救計劃的若幹細節,並信誓旦旦地表示,自己將在行動開始前,便將看押天牢的呂宋兵士支開。

這也沒有什麼好奇怪的--呂宋王國那些對昔日宗主國大明王朝仍懷有深厚感情的王公大臣們擔心宰相瓦魯爾一意孤行、鋌而走險,加害大明王朝榮王千歲,斷絕了與大明王朝議和的餘地,在向佛朗機人要回榮王朱載昀之後,就把他控製在自己一派的手中。國主拉坎都拉也擔心宰相瓦魯爾與佛朗機人勾結過深,未必會全心全意為王國效力,就答應了他們的要求。而對於瓦路西安來說,父親即將被大明王朝冊封為呂宋國王,那麼,他就是王儲、日後的國王。為了戴上那頂往日連想也不敢多想一下的王冠,冒點風險、為天朝做一點事情也是應該的。

三日之後的子夜時分,月黑風高,呂宋王城突然處處燃起大火,風助火勢,朝著王宮席卷而去,引起了極大的混亂。看守天牢的兵士很大一部分都被調去滅火。接著,有一群黑衣蒙麵大漢趁混亂之際闖入天牢,殺散剩餘的兵士,救出了被關押的大明王朝榮王朱載昀,又迅速地隱匿在茫茫的黑夜之中。

駐紮在天牢附近的佛朗機軍官準確地判斷出了這場突如其來的大火意味著什麼,指揮兵士衝出營房,卻被早早埋伏在四周的大明鎮撫司秘密行動組成員用鋪天蓋地的手榴彈砸了回去。佛朗機人盡管也有不少犀利火器,卻從來沒有見過這種不需點火、又能用手拋出的爆炸物,以為這些神秘人擁有不為人所知的魔法;加之四散飛濺的彈片象是死神鐮刀一般,不停地收割著身旁鮮活的生命,佛朗機兵士們很快就放棄了徒勞無功的衝擊,任憑軍官們在身後斥罵威脅,都把身子隱匿在營房之內的各處陰暗角落,不停地在胸口劃著十字,嘴裏喃喃地念叨著“上帝保佑”……

客觀公正地說,即便如此,比起那些呂宋王國的兵士,佛朗機軍人依然無愧於自己縱橫幾個大陸的威名--呂宋王國的國王衛隊就駐紮在王城之中,人數多達五千人,卻被此起彼伏的爆炸聲嚇破了膽,從頭目到普通一兵連營房大門都沒有敢出,直至爆炸聲已經平息了許久,天色已經放亮之後,才有人敢於走出營房大門,去看看昨夜到底發生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