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無獨有偶(1 / 2)

第一百四十五章 無獨有偶

次日,鎮撫司呂宋情報站站長吳韶周陪同趙隱來到呂宋王城,拜會宋王國國主拉坎都拉的王叔蘇加瓦蒂。

這些年裏,朝廷花了很大氣力建立起了遍布東西兩洋的海外情報網,為的便是防備佛朗機人和這些藩屬之國生亂。卻不曾想,南洋發生了這麼大的夷亂,鎮撫司的海外情報網居然未能發揮作用。盡管有路途遙遠、不能及時傳遞情報等客觀因素,皇上和朝廷也並未追究鎮撫司上下人等的失職之過;但是,那些海外情報人員依然覺得自己有負聖心厚望,無不痛心自責,希望能為朝廷平夷大業做點有用之事,稍稍彌補失職之過於萬一。因此,自從南洋夷亂開始之後,吳韶周便頻繁活動於呂宋王國權貴之門,搜集各方情報,說服他們誠心歸順天朝。

在那些心向大明的王公大臣麵前,吳韶周從不諱言自己的特殊身份。蘇加瓦蒂是他重點策反的對象,時常登門造訪,連門房對這位出手闊綽的大明海商也不陌生。見他帶人來訪,立刻通稟給了蘇加瓦蒂。蘇加瓦蒂聞說他來訪,也不敢怠慢,趕緊派人將他們請進了府邸之中。

趙隱滯留呂宋雖說隻有月餘時日,但因重任在肩,為求行事方便,對呂宋話狠下了一番功夫,日常會話能應付得下來。因此,他不用身邊那位被派駐呂宋長達數年之久,能講一口流利的呂宋話的吳韶周做翻譯,就主動介紹了自己的身份。

已故榮王朱厚溜在世之日,為了抬高身份,顯示自己雖說被貶謫到呂宋建藩,卻仍深得皇帝哥哥的厚愛,少不了要在呂宋王國君臣麵前吹噓自己的女婿安國郡主郡馬趙隱是大明王朝五軍都督府從一品右副都督、朝鮮宣慰欽使。因此,蘇加瓦蒂對趙隱的名字並不陌生,對這位原本遠在萬裏之外的大明王朝朝鮮宣慰欽使突然出現在呂宋也並不感到多麼的詫異,隻是理所當然地萬分緊張,趕緊屏退左右,親自給兩位不速之客讓座奉茶,並主動向趙隱致歉,為老榮王所遭遇的不幸表示沉痛哀悼。

趙隱原本對識時務的蘇加瓦蒂心存善意,還保持著最起碼的禮儀,可是,聽到他提及已故榮王,國仇家恨頓時溢滿胸膜,也不再寒暄客套,徑直就問蘇加瓦蒂可曾看過大明王朝的討夷檄文。

大明王朝的討夷檄文,早在數月之前就被鎮撫司通過秘密渠道送到呂宋,還煞費苦心地譯成呂宋文字,廣為散發,以求瓦解呂宋軍民鬥誌。呂宋王國君臣人等都看過了,其中那幾句擲地有聲的話語,如“天道好還,中國有必伸之理;人心效順,匹夫無不報之仇!”、“犯我大明天威者,雖遠必誅!”等等,更讓國主拉坎都拉和宰相瓦魯爾等人不寒而栗。盡管蘇加瓦蒂並不讚同國主拉坎都拉和宰相瓦魯爾的作法,但是,正所謂“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聽趙隱提到討夷檄文之後,他頭上的冷汗立刻冒了出來,囁嚅著說:“天朝檄文,敝國的確看到了。不過,有些事情還請天朝體諒敝國的苦衷……”

趙隱曾任大明王朝朝鮮宣慰欽使,時常和那些藩屬之國的王公大臣打交道,深知這些小國寡民、四夷之人性多狡詐,唯有施以威壓,方能使之懾服,便冷冷地打斷了蘇加瓦蒂的話:“苦衷不苦衷之類的話,如今也不必說了,且說眼下之事。”

“眼下之事?”蘇加瓦蒂問道:“郡馬大人的意思是--”

趙隱冷笑著說:“想必貴國君臣人等也都明白,我朝興師討夷,是為吊民伐罪、向殘害我大明子民的凶手討還血債而來。不知貴國是否打算繼續夥同夷人逆天行事,負隅頑抗到底?”

趙隱問得如此直截了當,而且絲毫不留情麵,讓蘇加瓦蒂心中頗為惱火,但他也知道,明朝數萬大軍封鎖蘇比克灣,昔日囂張不可一世的佛郎機艦隊如今被打得龜縮在馬尼拉港之中不敢出戰,以呂宋王國區區數萬兵馬、幾百戰船,又怎能抵擋明朝大軍傾力一擊?大明欽使這是有恃無恐,自然不必和他虛與委蛇。他不敢當著大明欽使的麵硬充好漢,表示要一意孤行,對抗天朝王師,隻得推托說道:“這個事情還要請示敝國國王陛下才能決定……”

趙隱嘴角露出一絲嘲諷的笑意:“以王爺之見,貴國國主可能幡然悔悟,向天朝認罪乞降嗎?”

認罪乞降?蘇加瓦蒂苦笑不已。佛郎機人接連幾次被大明海軍打敗之後,自己曾不止一次地向國主拉坎都拉提出單獨和大明王朝議和。可惜,國主拉坎都拉自知罪孽深重,擔心大明王朝不會放過他;又懼怕和議還未談成,倒先惹惱了駐紮在馬尼拉港的佛郎機艦隊,搶先對呂宋王國下手,對蘇加瓦蒂的幾番苦諫都不予采納,讓他十分煩悶更無比擔憂。既然國主拉坎都拉連單獨與大明王朝議和尚且不允,更不用說是認罪乞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