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巧舌如簧(2 / 2)

齊漢生聽到嚴世蕃比出這個例子,心中頗不以為然,說道:“請撫台大人恕下官犯上直言。下官冒昧揣測,呂公公責令那些納捐得官的士人交付贖罪銀免罪,初衷有二。一因謀逆之罪幹犯國法律令,若不施以懲戒,有傷朝廷威嚴;然則皇上為安定天下士心民望計,又頒下赦免從逆士人之恩旨。昌明國法確乎緊要,也不能不顧及皇上一片尊禮愛士之仁心。二因先有韃靼寇犯國門、圍困京師;繼而又有逆臣倡亂江南、禍及數省,國家迭遭戰亂,朝廷連年用兵,財用吃緊,要從速籌措錢糧,重建江南。是故可謂非常之舉。既是非常之舉,隻合用於非常之事、非常之時,萬不能以之為舊製成例,此其一。其二,責令那些蠅營狗苟之輩給朝廷交付贖罪銀,是為懲戒其為臣不忠、辱沒斯文之罪,與今次撫台大人倡議捐資修葺殿宇,供奉君父居有定所,兩者似乎不應相提並論。”

“子方兄這麼說,當然是沒有錯的。不過,”嚴世蕃笑道:“我就弄不明白了,天下一心為的君父,官紳士人之家世受朝廷恩養撫恤,更應盡忠君父,為我大明億兆生民做出表率。難道他們願意出錢給逆臣招募大軍、對抗朝廷,卻不願意出錢給宮裏修葺殿宇、供奉君父居有定所?”

“這……”嚴世蕃的這一番宏論,貌似東拉西扯,仔細品味起來,卻也有幾分道理,齊漢生顯然是被他給攪得有些糊塗了,瞠目結舌,不知該如何應答。

見齊漢生無言以對,嚴世蕃得意地大笑起來:“哈哈哈!看來子方兄也不好再駁回我的話了啊!說句辱沒斯文的話,那些官紳士人之家什麼狗屁書香門第、詩禮世家!都他娘的是賤骨頭,你把好話說盡,他們也隻當你是放屁,非得拿鞭子狠狠地抽打他們,他們才能服服帖帖,才肯乖乖地掏銀子。子方兄不肯做惡人,當然籌不到五十萬兩銀子。可若是扯破臉皮壓他們,就一定能籌到。”

齊漢生聞之不勝駭然之至。倒不是因為他身為科甲正途出身的官員,認為嚴世蕃的話辱及自己;而是放眼海內,大概沒有幾家能比嚴家更配稱“書香門第、詩禮世家”,嚴世蕃這位相門公子卻如此毫不留情地破口大罵,豈不是連自己也一起罵到了?這位製科出身的巡撫大人涵養之差、言辭之粗,實在令人匪夷所思啊……

見齊漢生一臉驚詫的表情,嚴世蕃正色說道:“或許我的話過於粗鄙,令子方兄不忍卒聽了。記得去年蘇州遭受水患,剛剛履新的子方兄提出‘以改兼賑,兩難自解’的方略。我在京城看了邸報所刊子方兄的奏疏,真是好生佩服,滿以為依計行事,蘇州賑災及推行改稻為桑國策兩件大事都會迎刃而解,子方兄亦能一舉名動天下知。卻不曾想,兩月之後,又從江南傳來消息,子方兄如此高明的濟時救難之策,竟被治下勢豪大戶所歪曲利用,意欲趁機賤買災民的田,以致‘以改兼賑,兩難自解’的方略功敗垂成。我聽聞此事,不勝憤慨之至,更為子方兄扼腕歎息啊!”

去年賑災之事一直是齊漢生心中的一處劇痛,至今不能釋懷,此刻聽嚴世蕃說起,不禁又勾起了他的委屈憤懣,長歎一聲:“撫台大人謬讚,下官愧不敢當。隻怪下官本無經略之才,妄獻治國之策,所提方略誤國誤民……”

齊漢生正在說著,卻見嚴世蕃倏地一下站了起來,戟指自己,厲聲喝道:“齊漢生!本撫當你是國士,是故推誠心於你,該說的、不該說的,都說與了你。你卻仍是虛與委蛇,跟本撫掉花槍。姑且不論本撫受命撫直,是為你的上司,禮敬本撫,便是禮敬朝廷綱常;你這麼做,隻怕也不合士人待友以誠的君子之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