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逞威古裏
修書之人是當年那個嘉靖皇帝的女兒朱茗沁,生於嘉靖十六年,如今已經年滿十四歲,尚未受封,也未婚配,一直在母妃劉氏的宮中生活,因在公主之中排行第三,宮中之人多以“三公主”相稱。這位三公主身為天之驕女,不用說長得十分漂亮,最難得天資聰慧,八麵玲瓏,朱厚熜雖說和她並沒有血緣關係,卻十分喜歡她,每每各地貢來絲綢棉帛和時新水果,都要先賜給她。久而久之,朱茗沁就不免有些持寵驕縱,聞說弟弟們都能進上書房讀書,便給父皇修書一封,提出自己也要入上書房讀書。
明朝時代,封建社會已經發展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民間之家無不重男輕女,連朱明皇家也不例外,如受封賜婚的公主可賜田莊一座,給予年俸兩千石,比起滿朝文武固然已經很多,卻還不到親王年俸的十分之一。加之皇室對普通皇子的教育尚且十分輕視,更不用說是對公主的教育,更是無人過問。那些公主都隻能跟隨自己的母妃或宮中的女官讀書習字,讀讀《孝經》、《烈女傳》,以及由明太祖朱元璋欽定、宮中妃嬪女眷人手一冊的《女誡》,至多隻是粗通文墨,不至於成了大字不識一個的睜眼瞎而已。
對於朱厚熜來說,盡管他根本沒有半點重男輕女的封建思想,更不想自己的那些寶貝女兒成為文盲;但是,在信奉“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封建社會,讓公主和皇子們一起讀書,還要跟外麵的年輕文臣師傅們接觸,無疑將會引起朝野內外的軒然大波,招來鋪天蓋地的非議和詰難,他沒有那個膽量去挑戰頑固的封建勢力。猶豫再三,他親筆回信給愛女朱茗沁,委婉地拒絕了她的要求,卻大大地誇獎了她的好學向上之心,答應在宮中另給她們這些公主開設一所學堂,命司禮監在宮中女官之中遴選知書達理、工詩擅文之人做師傅,給她們開講授課……
正所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朱厚熜好不容易搞定了子女教育的百年大計,可是,南洋那邊又出了岔子。始作俑者,正是被他倚為國之暗器的徐海船隊。
嘉靖三十年四月,東海艦隊副提督汪宗翰所部在馬六甲城休整完畢,揚帆東進,與在呂宋休整的東海艦隊主力從東西兩路合擊暹羅的同時,已被授予鎮撫司千戶的徐海率部西進印度洋。
徐海船隊的這一行動,並不在總參謀部所擬定的討夷平南總體方略之中,而是奉了嘉靖帝朱厚熜的密旨,用意在於奪取被佛郎機人控製的柯枝(今印度柯欽)和古裏(今印度科澤科德一帶)等小國,阻隔印度洋海路,打擊佛郎機人每年獲利高達數百萬兩白銀的香料貿易。
穿越回到明朝,朱厚熜一直念念不忘亞歐大陸之間獲利甚巨的香料貿易;加之當年鄭和七下西洋,古裏、柯枝等小國都接受了大明皇帝的敕書,向大明王朝俯首稱臣。自達。迦馬開辟東方航線之後,葡萄牙人蜂擁而至印度,用盡欺騙利誘、武力恐嚇乃至軍事征服等各種手段,相繼控製了這些國家。如今大明已與佛郎機王國全麵開戰,大明王朝海軍前出印度洋,既是出於戰爭的需要,也是為了從萬惡的殖民統治者手中解放自己的藩屬之國。因此,他雖沒有公開做出決策,卻自信不會引起朝野內外的非議和詰難。
當年船隊之中隻有一艘明軍主力戰艦,徐海就在東南亞一帶混的風生水起,幾乎獨霸了整個南海海域;如今不但得到了遠征軍的補充,汪宗涵還派了三艘主力戰艦予以協助,實力更是大增。加之佛郎機人在柯枝、古裏等國隻設有兼作商棧的要塞,守軍不過數百,哪裏是徐海船隊的對手?進入印度洋之後,徐海船隊繞過沙裏彎尼(今印度半島南端東海岸),一路所向披靡,很快就迫使柯枝臣服,接著又繼續西進,來到了印度洋一大商業中心古裏。
高聳入雲的喜馬拉雅山脈把亞洲劈成兩塊,山脈南側至印度洋之間那塊廣大的地區被稱為南亞次大陸。南亞是世界四大文明發祥地之一,早在5000年以前,恒河-印度河流域就出現過繁華的城市。公元前三世紀以後,又相繼出現了四個統一的國家,即孔雀王朝、笈多王朝、德裏蘇丹和莫臥兒王朝,此時,統治北印度的是建都於德裏的莫臥兒帝國。但印度靠近印度洋西南海岸的大部分地區仍掌握在本地土人手裏,分裂為大大小小的小國家,古裏就是其中規模較大的一個,它的統治者叫沙末林,意思是山和海的主人。顧名思義,古裏麵向印度洋,國內多山,土地貧瘠,物產不豐,隻有胡椒出產較多,但因其海路交通方便,西番的馬匹、中國的棉帛、其他諸國的珊瑚、珍珠、乳香、木香等物都到這裏來出售,是連接歐亞貿易的一個重要商業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