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有所不為(1 / 2)

第八十六章 有所不為

回到馬六甲城,徐海派人向如今已經移師安南的大明遠征軍呈送了此次出兵印度洋的戰報,詳細稟報了柯枝、古裏兩地戰事,最後稍帶了一筆,言說船隊回師途中遭遇西班牙人船隊、並與之發生了衝突,“一鼓破敵,俘獲甚眾”。

接到徐海船隊的戰報,大明遠征軍監軍高拱和主將戚繼光也都沒有把那樣微不足道的一場遭遇戰放在心上。不過,高拱突然想起,自己當年受命赴泉州主持廢弛海禁、開辦海市,皇上曾再三叮囑自己,一定要留心向各國海商尋訪海外方物有名“土豆”者,並斷言此物畝產遠高出米麥黍豆數倍,且耐寒耐旱,貧瘠山地亦能種植,若是引種至大明,不但可以活人無數,尤能解決北方糧食不能自給自足之國朝痼弊,每年節約高達上百萬兩白銀的漕糧轉運開銷。自己苦覓未果,皇上曾為之扼腕歎息,言說或許西班牙人未曾從南美洲將之引種至亞洲。既然徐海此番擒獲不少西班牙人,不若細細拷問此事,以酬皇上之夙願。隨即,高拱一邊將徐海的戰報轉奏國內,一邊命徐海將西班牙俘虜移送南洋宣慰欽使衙門所在地呂宋國馬尼拉城,交由南洋宣慰欽使、安國郡主郡馬趙隱審訊。

等朱厚熜接到高拱轉奏來的戰報,已經到了嘉靖三十年的十月份,還未看完,他便重重一掌拍在了禦案上,怒喝道:“胡鬧!”

朱厚熜何以會對此大發雷霆,原因有兩個,一個是軍事上的,一個是經濟上的。

從軍事上來說,根據大明王朝已經擬定的總體戰略部署,以東海艦隊為主力的大明遠征軍應迅速結束安南戰事,隨即便要投入對日作戰。但是,自去年八月份起,東海艦隊便開赴南洋討伐夷人,雖說連戰連捷,士氣高漲,但一年多的連續作戰,又多是在海上顛簸,將士們不免身心疲憊,戰艦也多有損傷,亟需休整補充。幸喜目前安南之戰的戰役進程頗為順利,總參謀部判斷遠征軍應該能在明年上半年便結束安南戰事,到明年八月份日本海域台風季節過去,能爭取到三個月左右的休整補充時間。經過這段時間的休整補充,東海艦隊應該能夠完全恢複戰力。據此,總參謀部已向朝鮮宣慰欽使俞大猷下達命令,命其做好明年上半年率中朝聯軍進攻日本壹歧、對馬兩島的軍事準備,在臨近朝鮮、補給方便的兩處外島吸引並消耗日本九州諸國的水軍實力,為東海艦隊主力兵出伊勢灣掃清障礙。

這一總體戰略部署有一個重要前提,即是南洋要保持穩定,避免大明王朝成軍不久、實力有限的海軍陷入兩線作戰的境地。在已經基本結束的南洋討夷戰役之中,大明遠征軍大敗葡萄牙人於呂宋蘇比克灣,葡萄牙艦隊全軍覆沒,短時間內應該無力糾結起大軍再度勞師遠征,因此,大明王朝隻需留下少量兵力警戒防衛即可。

可是,徐海船隊卻與西班牙人在印度洋上發生了衝突,勢必會引起已經把觸角伸向亞洲的西班牙王國的瘋狂報複,南洋局勢定會再度緊張起來,大明海軍也就不能心無旁騖地投入對日作戰,原本擬定的戰略部署和作戰計劃徒然增加了許多變數。

朱厚熜的擔心並非杞人憂天--借助著地理大發現的巨大推動力,西班牙王國和葡萄牙王國差不多同時崛起,算是歐洲第一代殖民帝國;並且,憑借殖民美洲所獲得的巨大財富,西班牙王國很快成為歐洲首屈一指的強國,實力比起最早開始航海探險和海外殖民掠奪的葡萄牙王國有過之而無不及。此前因為受製於“教皇子午線”(注),西班牙王國專注於殖民美洲,並未染指亞洲。近年來,葡萄牙人控製了亞歐之間的貿易,尤其是獲利甚巨的香料貿易,令西班牙王國垂涎三尺;加之葡萄牙王國一代雄主、大力推動航海探險和海外殖民掠奪的國王曼努埃爾去世之後,王位由被人稱為“愚蠢又頑固”的若奧三世繼承,國勢迅速衰落下來,西班牙王國就肆無忌憚地撕毀了此前和葡萄牙王國簽訂的瓜分世界的和約,派墨西哥總督組織對亞洲的遠征,不但想從東方香料貿易中分得一杯羹,還想把殖民地從美洲擴展到亞洲,把“南海”變成西班牙的內湖。既然有此野心,豈能因為小小的挫折便打退堂鼓?加之西班牙王國曾經在曆史上建立起了前所未有的無敵艦隊,他們的海軍實力應該遠在葡萄牙人之上,若是因為船隊被襲擊而糾結大軍前來報複,一場激烈的大戰便難以避免。

其實,有大明海軍於呂宋蘇比克灣一戰盡殲葡萄牙艦隊的輝煌戰績,朱厚熜判斷出當今歐洲列強的軍事實力不過爾爾,因而並不懼怕西班牙海軍,甚至自信倘若西班牙艦隊膽敢來犯,大明海軍絕對有把握戰而勝之,實現獨霸亞洲的夢想。可是,出於經濟方麵的考慮,他認為,眼下絕不能與西班牙人再起兵戈--